|
美國是我國家電第一大輸出口國,但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修訂的《器具標籤法規》(ALR)已於今年2月29日生效,這為我國的輸美家電設置了新的能耗壁壘。記者近來了解到,我國家電企業正在積極調整出口結構,以應對美國能耗政策的調整。不過,業內人士認為,從長遠來看,還需要政府企業同心協力提升能效標準和技術,主動出擊才能破繭突圍。
“小標籤”或將成為家電企業輸美的“大壁壘”
《器具標籤法規》是美國在1980年5月19日起全面施行的強制性耗能器具的能源標示制度。法規要求製造商必須使用抬頭為“Energy
Guide”的黃色標籤,必須按照規定的格式和類型提供標籤信息。從使用範圍來看,ALR要求在冰箱、冷凍機、洗碗機、洗衣機、熱水器、熔爐、鍋爐、房間空調器、火爐、中央空調、熱泵、水池熱水器等産品上執行黃色標籤制度。 此次修訂後的《器具標籤法規》主要針對能效標籤的設計和內容進行修訂。根據最終規定,年運行成本是其能效標籤的首要信息,而能耗信息是大多數加貼標籤産品的次要信息。 美的集團市場支持部總監董小華告訴記者,黃色標籤可以幫助消費者比較各種型號産品之間的運行成本,同時確認那些可減少能源使用的高能效型號。因此,對很多生産企業來説,其相關的標籤需要進行全面更新,更為重要的是,生産企業需要調整以往能效測評的方式。
寧波奧克斯進出口有限公司王穩根總經理&&,根據《器具標籤法規》最新修改,輸美的相關家電産品必須貼黃色標籤,而這會讓原來很多不具備節能技術的中小企業壓力陡增,一些低能效的家電産品將徹底失去美國市場。 原計劃進入美國市場的嘉興市中意電器有限公司李健忠經理説,由於同類産品能源利用效率比較必須標示在産品表面,這就形成了不同廠商産品間的直接比較,將使企業之間的相對競爭更加激烈。而目前,冰箱等電器的出口利潤已經非常低,出口一台冰箱的利潤只有兩三美元。ALR讓已經進入了歐洲市場的中意電器有限公司暫時放棄了進入美國的打算。 國內一家大型空調進出口公司的相關負責人也&&,由於北美市場競爭激烈,獲利較微薄,因此公司産品對美出口較少,但是這位負責人&&,現在美國、歐洲等發達國家市場對家電産品能效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企業根據市場需求開發出高能效産品,不僅銷路好,增值效果也明顯,反之那些低能效産品增值效果較低,銷路也不好。
不過,讓人擔憂的是,一些企業對能效問題的關注度還不高,大部分企業仍然將目光停留在提升産品安全性的關注上,這將使這些企業出口受到更大的影響。隨着全球能源消耗問題的日益突出,以及世界各國的綠色消費和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許多國家相繼通過實施能效標籤制度限制高能耗産品的使用。如果企業不能夠提早做準備,小小的能效標籤或將成為産品出口的大壁壘。
節能環保是全球發展趨勢
雖然修訂後《器具標籤法規》將使我國輸美家電遭遇新能耗壁壘,但不少大型家電企業負責人都認為,不能簡單、片面地將ALR視為壁壘,對於家電産品方面任何技術要求的提升,雖然可能會增加企業成本,但對環境保護有利,而且也有利於打擊那些依靠低價競爭而不進行技術創新的企業,從而減少出口惡性競爭,避免反傾銷。 寧波奧克斯進出口有限公司王穩根總經理説,節能環保是全球範圍內的發展趨勢,我國對於家電産品的能耗標準也在不斷更新修改,因此美國修訂《器具標籤法規》的做法可以理解。雖然標準變化會給企業提出挑戰,但是國內企業必須跟上標準變化節奏及節能環保的步伐,堅持技術創新與産品升級。 海信國際營銷有限公司方雪玉&&,除了受美國次貸、人民幣升值、原材料漲價等因素影響,美國新的能效壁壘也讓一些企業調低了出口預期。預計今年我國家電産品輸美的出口幅度或將下調。
破繭突圍還需政企同心協力
除了美國新修訂ALR規定外,目前所有國家都相繼提升了能效規劃,未來還將會有更多的能效政策&&,並在國際貿易中將能效標籤作為一種新型的貿易壁壘來使用,這將使我家電出口産品受到極大限制。從長遠來看,只有政府與企業同心協力提升能效標準和技術,主動出擊才能使我國家電産品突破能效壁壘。 從企業的角度來看,應該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突破:一是企業應該更注重能效測評。按照ALR法規,如果國內家電企業要繼續進軍美國市場,不論老産品的改進還是新産品的開發,都不能再僅滿足於安全、性能、外觀等因素,更重要的是要考慮整個産品生命周期耗能的大小、環境的污染程度等。但目前,我國不少企業仍然只關注安全性能。同時,家電企業也要根據市場以及自己的實際能力進行有選擇性的能效測評。比如在歐洲市場需要分A、B、C、D、E等級能效測評,而在美國則只有一個能效標準,只要通過測評就可以進入。二是企業應加大節能技術的創新以及應用,這是企業突破能效壁壘的關鍵所在。隨着國際環境尤其是歐美等發達國家對能效日益重視,能效壁壘將逐漸森嚴,國內企業必須緊跟趨勢,加大對節能技術的研發投入,或吸取國外先進的技術,生産出更先進、更節能的産品,以進入高端市場,促進企業進一步發展。否則隨着國際能效標準的提高,企業在經營管理中所背負的法律風險和産品的各種貿易壁壘將越來越沉重,出口無法獲利,就更談不上實現可持續發展。三是企業還應該積極尋求市場多元化,開發不同地區的市場,避免由於一些國家地區的能效政策突變而陷入困境,同時也應該建立針對能效政策的預警機制。比如今年個別出口市場如南美市場突然提高能效標準,由於緩衝期短,這一突如其來的舉措使出口商和進口商都有些措手不及。 另外,從政府的角度來看,政府首先應該不斷提高國內市場的能效標準,並制定鼓勵購買節能産品方面的政策,積極培育國內節能市場需求,給企業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比如在歐洲,如果消費者購買了節能等級為A++的家電,則政府會給消費者約20%的補貼,鼓勵消費者使用節能産品。同時,政府應在投資環境、稅收優惠、科技研發等方面加強對節能企業的支持,並且政府在採購家電過程中也必須採購高能效的産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