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産業要尊重個人不要“暴力拆遷”
    2010-01-22    作者:胡泳    來源:東方早報
    在短短兩個多月的時間裏,CN域名經歷了過山車般的旅程。先是在九部委聯手的手機掃黃風暴中,它被指為手機黃毒幫兇,國內域名唯一的註冊管理機構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也被認定為未嚴格執行實名制審查,客觀上為淫穢色情網站提供了便利條件。CNNIC不得不宣布,自2009年12月14日起,用戶申請CN域名註冊時,應當同時提交書面申請材料,包括加蓋公章的域名註冊申請表(原件)、企業營業執照或組織機構代碼證(複印件)、註冊&&人身份證明(複印件)。
  這個措施被普遍解讀為停止個人申請註冊CN域名,這種解讀並不準確。雖然實踐中個人一直在“註冊”CN域名,但這種“註冊”從來就沒有得到制度上的認可。現在CNNIC整治域名管理,不過是重申並嚴格執行了現行制度中的相關要求而已。
  那麼CNNIC是不是就無可厚非呢?當然不是這樣。CNNIC去年末的域名整治被譏為互聯網上的一種“暴力拆遷”,這是有道理的。“暴力”的表現之一是,當年為了在國內推廣CN域名,CNNIC不僅打出愛國旗號,而且鼓勵域名註冊商大打價格戰。如此推銷的成績是驚人的:CN域名註冊量從千位數快速攀升至1300萬。但在CN域名個人用戶已然形成一個龐大群體之後,CNNIC又出來宣布,事實上個人域名註冊一直未獲制度准許,要從嚴處理。不管出於什麼目的,反正CNNIC在長期違規操作,這客觀上扼殺了網絡創業的生機。
  而且,媒體報道説,CNNIC正在研究起草個人註冊域名開放方案。儘管CNNIC政策的搖擺與混亂讓網民仍抱觀望,“説收繳就收繳,説開放就開放”的大起大落也會對CN域名的聲譽造成極大影響,但畢竟開始回到正確的軌道上。
  CN是代表中國的全球頂級域名,是互聯網上的中國標識。這個標識理應為每個中國人所有。域名註冊不宜於繼續用作管制,而應該被當成單純的民事權益安排。域名註冊人的資格是不應該受限的,即便因此出現了一些問題,那也不可因噎廢食。況且,現有法規對註冊主體的限制過嚴,既不利於CN域名體系的拓展,也不符合國際互聯網的基本特徵——開放和平等。
  相關稿件
中國互聯網産業潛藏軟肋 2009-11-10
我國形成世界第二大下一代互聯網産業群 2008-12-11
下一代互聯網産業化創造巨大商機 2008-12-05
發改委力推移動寬帶互聯網産業化 2008-11-20
互聯網産業贏利結構“本末倒置” 2008-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