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09-03-09 作者:邵峰 來源:中國青年報 |
|
|
隨着兩聲槌響,鬧得沸沸颺颺的拍賣鼠首和兔首事件在巴黎落定塵埃,但是在國人的心頭涌起的激憤和無奈卻遠沒有散去。筆者以為,儘管我們在現有法律體系下無法追回國人企盼已久的鼠首和兔首銅像,甚至也無法阻止佳士得拍賣行的倒行逆施,但是在這場受到全球華人極大關注的追索文物的鬥爭中,我們不是失敗者。 從經濟層面説,我們絕不能為了收回文物不惜一切代價給那些恬不知恥的所謂收藏家抬轎子。本來這兩件清代的御用“水龍頭”、做工也並非極致的獸首值不了多少錢,但是卻被炒到1400萬歐元的天價,説到底是這些人看到了並且利用了中國人民的善良願望和急迫的心情。如果中國政府或者個人滿腔熱情地參與競拍,無疑是中了那些人的圈套。國家文物局呼籲全體華人不要參與競買的做法是非常明智的,那些獸首對中國人來説是意義非凡的國寶,而對某些商人來説只是一些用來牟取不義之財的藝術品,如果獸首與中國人的熱情失去了&&,那麼它的價值必會一落千丈,相信最後的買家總有哭的那一天。 從文化的層面看,文物的價值並不在於其本身的質地或者價格,而在於它所代表的某種特殊的文化、歷史和精神意義,可以説,文物的真正價值完全是由人賦予的。鼠首和兔首銅像就很典型,國人並不在於它有什麼了不起的藝術價值,而是其所代表的那個時代和苦難讓中國人刻骨銘心。其實,靜下來想一想,獸首被強行拍賣也沒什麼了不起,既然回歸祖國完全不可能,那麼在誰的手裏對我們是沒有什麼差別的。再退一步説,獸首回到中國也只是中華民族歷史恥辱的象徵,而放在西方國家的博物館裏或者私人收藏家手裏,倒是西方列強侵略中國的歷史罪惡的鐵證。 從教育的層面論,這次追討獸首的鬥爭是一次非常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對內,廣大民眾特別是對歷史知之不深的青年人通過這次親身參與感受這樣的鬥爭實踐,查閱研究那段屈辱的歷史,弄明白當時中國為什麼總是落後挨打,搞清楚今天把人權、民主挂在嘴邊的某些西方國家在歷史上是一個什麼嘴臉,在思想上和心靈上的收穫肯定是巨大的,這樣的社會效果我想要大大超越那兩隻獸首的價值吧!對外,讓那些不了解歷史真象的外國民眾提高認識,了解中國的被侵略歷史和今天作為國際社會平等一員的合理訴求,這對西方人理解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和建設和諧世界的理念也是一個很大的推動。 所以,我們不是失敗者。大而言之,在追討非法流失文物的鬥爭中永遠沒有失敗者。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