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事業單位養老改革
    2009-01-22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中國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正在繼續深化當中。據悉,國務院要求5個試點省份今年正式啟動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隨著這一要求逐漸為社會所知曉,關乎數千萬人利益的一場改革立即成為人們熱議的焦點。

  在上世紀80年代,養老保險體係進入改革時期,其中,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破冰,確立了養老保險制度的改革目標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原則。
  盡管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至今依然在路上,但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近幾年來也在被不斷提及。及至2006年,有關中央文件已經將 “加快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作為一項重要任務明確提出。去年2月,國務院常務會議原則通過了《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試點方案》。黨的十七大報告中,也提出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係。由此看來,目前促進關乎3000多萬事業單位職工的養老體制改革正當其時,且改革的方向已經明確下來,改革的基本取向,將是企事業養老保險制度逐步並軌。
  事業單位現行養老金制度為什麼必須改革?理由恐怕很多:一是為了社會保障制度的統一,維護社會公平的需要;二因事業單位現行養老金制度建立在計劃經濟的基礎之上,隨著事業單位自身改革必要性的凸顯,現行養老金制度的內在缺陷無法在既有體制框架內得到修補,越來越難以維持;三是如本報昨天的相關報道中所提到的,各級財政實際上已經不堪重負,事業單位養老金制度必然要繼企業養老金制度的轉軌改革之後,實施改革。
  坦率而言,事業單位養老金制度的改革注定不會是一蹴而就的,這既因為改革涉及到數千萬人的利益,一旦原有制度發生調整,許多人因此或將利益受損,抵觸與反對都是難免的,也因為經歷了10多年改革的企業養老這一塊,還存在著不少問題與困難,這些難題也正是推進事業單位養老金制度改革所必須正視的。
  從已獲得通過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試點方案》可以看出,此項改革的內容,主要包括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建立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建立職業年金制度,以及實行省級統籌等,與現行的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方向基本相同。但不論具體的操作層面如何進行改革,改革的本質是要調整利益關係。目前,事業單位退休金的水準,相比較于企業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金,數字上要高出不少。而從改革的方向以及各級財政目前的狀況來看,阻力顯而易見。“分灶吃飯”的財政體制也使一些貧窮地區確實難以承受較重的負擔。
  從企業養老保險制度10多年來改革的情況看,雖然制度建設上有了很大的完善,並積累了一定數量的基金,其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困難也現實地擺在眼前。比如,廣受關注的個人賬戶“空賬”問題,便是其中難題之一。
  一個被反覆引用的數據是,截至2005年底,國內個人賬戶“空賬”已達到約8000億元,並以每年約1000億元的規模迅速擴大。如果這個增速基本準確的話,可以想見,3年多後的今天,個人賬戶“空賬”已經達到一個怎樣的規模。而企業養老這一塊的“空賬”難題,在推進事業單位養老金制度改革過程中,該怎樣避免,如果出現了又該如何解決,的確是值得思考的。
  當然,事業單位養老金制度改革方向既明,即便有許多困難,也應該堅定推進。這裏需要注意的,一是應妥善處理好改革前後待遇水準上的平穩銜接;二是要斟酌把握改革的時機。
  這也就意味著,改革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既要重視建立新制度,創立新機制,同時又要考慮事業單位的實際情況,妥善解決改革成本和歷史遺留問題,落實新舊體制過渡方式。比如,採取老人老辦法、新人新機制和逐步過渡的措施,減少社會的震蕩,就是務實之舉。同時,改革也不能莽撞前行,目前採取推出試點,漸進推進改革的方式,是較為妥當的。
  必須承認,養老金體制跨越不同領域,牽涉利益面很廣,建立過程有著相當的復雜度。體制建設本身的艱難結合著國情的復雜,使得改革過程恐怕要經歷多年摸索,甚至反覆。知不易,行更難,對事業單位養老金制度改革的困難,的確應有更多的認識和準備。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