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炒房團”釋放民間救市信號
    2008-11-27    尹衛國    來源:廣州日報

    一度淡出江湖的“溫州炒房團”再次出山,目前已籌集資金千億元準備進軍全國,以超低價抄底樓盤或收購爛尾樓。(11月26日《第一財經日報》)

    “溫州炒房團”前幾年名聲不佳,廣受詬病,背負着“炒”高房價的罪名。如今金融危機引發房市岌岌可危,此種背景下“炒房團”再次披掛出戰,主觀上當然是想乘樓市之“危”大賺一筆,但客觀上起到了救市作用,釋放出民間救市的有益信號,有助於開發商資金回籠,值得提倡和鼓勵。
    當前許多開發商資金鏈瀕臨崩潰,房地産市場面臨重新洗牌,這意味着一批地産商將破産出局,那樣勢必留下大量在建的“半拉子”工程。“爛尾樓”在造成資金、資源巨大浪費的同時,也給買期房的消費者帶來嚴重經濟損失,産生諸多社會問題。全國工商聯房地産商會會長聶梅生日前説,地産企業眼下資金缺口約在5000億元左右,如果“溫州炒房團”攥在手裏的1000多億元盡快投向樓市,對拯救坐在“火山口”的地産業作用不可小覷。
    振興房地産市場是拉動內需的重要舉措,各地政府都在&&“組合拳”拯救低迷樓市,“溫州炒房團”開啟了民間救樓市的一扇大門,期待更多的民間資本緊緊跟進。其實民間救市比政府救市更符合市場規律,更具優越性。房地産是完全市場化行業,政府救市多少帶一點行政干預色彩,有一點“名不正言不順”,而民間救市則是完完全全的市場行為。
    “溫州炒房團”也為在銀行“睡大覺”的龐大的民間儲蓄開闢了投資新渠道,對拉動內需,彌補政府建設資金不足,無疑將發揮巨大作用。炒房是投資,投資要賺錢,開發商必須“割肉”讓利,但“割肉”總比樓盤爛在那裏等“死”好。

  相關稿件
德樓市印證“圍城説”逼退“海外炒房團” 2008-04-14
炒房團拋售囤房與樓市拐點 2008-02-22
官員加入炒房團還談何房市調控 2007-07-25
溫州炒房團重慶甩賣房源300余套 2007-05-18
溫州炒房團出國炒房傳出樓市見頂信號 2007-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