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悉,在三起出租車司機罷運事件發生後,中國多個城市開始整頓出租車市場,打擊黑車。
從出租車司機的利益訴求來看,本次罷運的因素之一是為了抗議市場上黑車橫行。其實,不僅出租車市場,旅游市場、長途客運市場等都存在黑車現象。 任何黑市的存在,首先是因為有需求。黑車主要活動於市場空白地區,公共交通跟不上,正規出租車又不願去,黑車就充當了為居民和行人出行提供方便的角色。 但是,僅有需求還不夠,它只是提供了黑車存在的必要性。一般來説,黑車的服務態度、安全性以及清潔度方面比不上正規車,因此,如果黑車在價格上沒有優勢,人們肯定不會選擇乘坐黑車,所以,黑車存在的另一個條件,是價格便宜。這是正規出租車競爭不過黑車的主要原因。 既然黑車的價格要比正規車便宜,那麼,説明現在客運市場的價格普遍要比它應該具有的市場價格高。其中的原因,就在於現在的客車市場存在准入障礙和壟斷。 我們可以來比較一下黑車和正規車出行成本的結構。一輛出租車要取得營運資格,除了加油、養路費以及維修等費用外,還要向出租車公司繳納管理費、保險金、出租車營運證有償使用費等費用。市場上出租車的價格就是參考這些成本而確定的。但黑車的成本除了購買車輛以及與正規車一樣需要加油、繳養路費以及維修等費用外,它無需向主管單位和出租車公司繳納上述各種費用。而這些費用差不多佔到一個出租車司機全部收入的60%以上。這樣,黑車的價格當然要比正規車便宜得多。這便宜的部分,就是出租車司機為取得合法營運權向政府和管理公司支付的“租”。 人們自然要問,為什麼平白無故要向出租車公司支付“租金”?這就與出租車市場實行的特許經營體制即政府管制有關。政府為什麼又要管制出租車行業?是因為政府認為出租車行業是城市的公用事業,關係到公共利益。本來,從出租車行業的實際情況來看,政府只要設計一個最基本的准入條件就夠了,即出租車行業的申請者只要身體健康、通過職業考試和培訓並獲得資格認證、遵紀守法、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被行業協會認可,就可以自由地進入這一市場。國際上對出租車行業的管理就是這樣。但在我國,滿足法律規定的這些條件只是獲得一種資格,是否可以進入運營市場,還需要政府頒佈的許可證。可想而知,能得到政府出租營運許可證的人要麼資金實力雄厚,要麼是與政府有着良好關係。出租車司機個人是不可能直接從政府拿到許可證的。這就註定了出租車司機和出租車公司之間,是一個不平等的關係。 經濟學證明,管制從來都會製造短缺,短缺又為形成壟斷資金創造條件。設想一下,假如想進入客運市場的人只要符合國家最基本的准入條件都可進入,黑車司機有什麼理由還開黑車呢?因為在開放的條件下,黑車即使有些利潤但也存在很大風險,作為一個理性人肯定會棄“黑”從“明”的。而在一個自由進入並自由競爭的市場上,形成的出租車價格也是最有利於消費者的。但現在有了管制一切就都變了,管制牌照數量必然會形成壟斷,有了壟斷,公司就可獲取超出自己投入的壟斷收入,即“份兒錢”。而對一些司機來説,面對出租車行業過高的准入門檻,要想不把自己賺的辛苦錢白白給公司,就只好拉私活。可見,出租車市場黑車橫行,是由現在的出租車管理體制逼出來的。而出租車市場黑車一多,勢必會衝擊正規出租車的生意,造成兩者之間的矛盾。 就此而言,黑車的存在是市場合理的自發行為,“黑”不過是在一個扭曲的機制下合理性沒有被承認而已。從而也説明,黑車是打不掉的,因為黑車之“黑”除了部分黑車可能後面有保護傘以及現有的運動式打擊不奏效外,最根本的在於這是市場需求與利益驅動的産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