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內需不能過分指望樓市
    2008-11-06    余豐慧    來源:北京晨報

  10月份之所以&&房地産的救市措施,理由是房地産市場的下滑加劇了人們對經濟下滑趨勢的擔憂。如果中國不能有效刺激內需,加上出口和固定資産投資大幅下滑,中國經濟將面臨更大的下滑風險。一句話,全面放鬆房地産調控政策是為了擴大內需,保經濟增長。

  但是,擴大內需保經濟增長過分依賴房地産絕對不行。一是房地産開發的主要要素——土地,在中國非常有限和奇缺。稀缺的土地資源,支撐不起過熱的房地産行業。二是房地産過熱,必然助長投機行為,直接導致高房價。住房首先應該是百姓的基本生存産品,相對於百姓當前的收入來看,高房價必然影響“住有所居”目標的實現。三是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當前金融危機告訴我們,次貸危機是導火索,高房價、樓市泡沫是炸藥包,導火索點燃了炸藥包,必然發生相當大能量的金融危機。美國政界、經濟學家以及金融大鱷“索羅斯”們都深惡痛絕地認為,高房價、房地産泡沫、樓市的過分投機行為毀了美國經濟。經濟發展過分依靠房地産將會出現嚴重後患。
  中國擴大內需,提振消費,保持經濟增長的途徑、渠道和潛力巨大而廣闊,完全沒必要過分依賴房地産。從提振消費上看,就一個農村8億農民的消費,只要啟動起來就可以把低迷的消費拉動起來,就完全可以替代出口下降對經濟拉動力的減弱。有權威機構測算,如果按照十七屆三中全會確立的農民純收入到2020年比2008年翻一番目標,最少可以拉動中國整體經濟2個百分點。從投資對經濟的拉動上説,更沒有必要依靠房地産投資。中國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今後對經濟的拉動是巨大的,比如高速鐵路建設投資。京滬高鐵、京石高鐵、鄭西高鐵以及其他眾多高速鐵路,有的即將建成,有的正在建設,有的就要開工,還有的已經列入規劃,每一個項目都是上百億、幾百億元,對中國經濟的拉動可想而知。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