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的“十一”黃金周結束了。在往年,“十一”黃金周都會成為房地産繁榮的標誌,也會成為全國房地産的嘉年華會。當然,“金九銀十”更是房地産開發商收穫的季節。但是今年的“金九”沒有出現,“銀十”更是不可能到來。比如,深圳5天的房地産秋交會,儘管房價逐漸走低,但日均銷售量不足2005年之前的正常成交零頭,更不能與2006年相比。也就是説,國內房地産“金九銀十”早就成了歷史。
就如早些時候筆者所指出的那樣,房地産政策變了、市場環境變化了、國內外金融市場變化了、居民住房理念變了、購買住房的對象變了,但是房地産開發商的經營手法與銷售模式沒有變、房地産市場的價格沒有調整,那麼市場供求關係如何能夠找到相應的結合點。 可能有人會説,這次各地的房交會,開發商不是在打折銷售嗎?為什麼銷售仍沒上去?其實,這要看是與什麼價格在比,與什麼樣的購房對象的價格預期相比。深圳的房價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近24%,這是與去年的市場相比,當時市場上多數是投資或投機炒房者。而對於自住者來説,2007年炒到天花板上的房價,早就在他們所願意出價的範圍之外了。因此,當前的房價比去年下降多少對他們沒有多少意義。對他們有意義就得讓房價下降到出價期望值範圍之內,而這種期望值就是自住者不同的購買住房支付能力。 在這種情況下,開發商的促銷政策最好,所謂打折最高,需要購買住房的居民同樣是無能力進入這個市場。因此,在目前的房地産市場,希望通過提振信心來誘使住房消費者進入房地産市場是不可能的。要讓住房消費者進入房地産市場唯一的方式就是,讓房地産市場價格回歸到他們有支付能力的水平上。 還有,隨着美國次貸危機所暴露出來的房地産泡沫風險越來越大,儘管中央政府也可能推出短期繁榮政策,但是中央政府更不願意看到美國的金融海嘯在中國重演,所以,中國的房地産市場要想重新走上炒作或投機之路是不可能的,對房地産炒作遏制的政策也不會改變。因此,無論是房地産開發商,還是地方政府及炒房者,想重溫“金九銀十”舊夢是不可能了。“金九銀十”早就成了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