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假鈔取真幣銀行真的沒有漏洞?
    2008-09-12    江蘇 毛建國    來源:經濟參考報

  近日,重慶審理了一起通過ATM機存入12萬假鈔換取8.62萬真幣的案件。案犯獲知ATM機靠錢幣上的條碼來識別真假,於是把用高科技製作了“真條碼”的假幣12萬存入一台ATM機,然後再從別處取出(9月10日《重慶晚報》)。

  《南方日報》今年3月5日曾報道,3月3日下午,在東莞打工的李先生在位於東城牛山信嘉廣場的東莞商業銀行的ATM機裏取了500元人民幣,但在隨後的使用中屢次被告知是假鈔,在打電話與銀行協商未果的情況下,李先生持磚怒砸銀行ATM機。爾後,李先生被派出所拘留。銀行對此的反應是:“這種事情不可能發生。”
  事實上,關於銀行ATM機吐假幣的新聞可謂層出不窮,而&&有過類似遭遇的市民更是屢見不鮮。毫不例外,面對每一起投訴每一個置疑,銀行都給予了相同的答覆,要麼善意提醒被人調換,要麼含蓄&&訛詐銀行。
  “存12萬假鈔取8萬真幣”是對銀行信誓旦旦的莫大反諷。誰也不能説銀行內部人士故意以假換真,坑害客戶。但以銀行一直很放心的具有辨偽能力的ATM機而言,如果真是那麼無隙可乘,那麼這起“以假套真”案件為何又會發生?
  這起“存12萬假鈔取8萬真幣”的案件告訴我們,犯罪分子很狡猾,甚至還很有智慧。為了減少銀儲矛盾、構建和諧社會,希望銀行能夠杜絕漏洞。而在存有漏洞的現實下,希望銀行能夠聽進儲戶的聲音,而不是不作調查,把所有的責任都推給儲戶。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