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談]熊貓會功夫 成龍擋不住
    2008-06-30    作者:龍一    來源:經濟參考報
  美國公司製作的動畫片近年來有點兒“以大為美”,從《怪物公司》到《史瑞克》,都由體重論噸、笑料論筐的大塊頭扛大旗。輪到剛剛上映的《功夫熊貓》,主人公阿寶也是個離不開吃的大傢伙,它是和平谷中獨一無二的大熊貓,且機緣巧合地學會了功夫。這部影片很討巧地融合了熊貓和功夫兩大中國元素,有通吃全球功夫迷及大熊貓“粉絲”的嫌疑。
  《功夫熊貓》中角色全部非人類,表面上是部動畫片,骨子裏卻是不折不扣的功夫片。儘管搞笑片段貫穿全片,對戰場面卻也細膩精彩,經三維動畫特效處理,劇中人物的一招一式更是乾淨利索,滴水不漏。
  “盛怒五俠”虎、鶴、猴、蛇及螳螂分別打出了五種功夫套路。唯一的大反派、欺師滅祖的雪豹太郎在越獄過程中則秀了秀閃轉騰挪的矯健身法,沒有多餘的花哨動作,就是一個字——“脆”。大熊貓阿寶和浣熊師父搶包子的那場戲,很明顯效仿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功夫片中的師徒對練環節。大熊貓和它的小個子師父比眼快、比手快、更比心快,兩雙筷子在一對熊掌的撥弄下,上下翻飛、輕靈如燕。
  在中國大片必含武戲的今天,人家一群守着電視津津有味欣賞摔跤比賽不帶換&的“沙發土豆”,愣是做出了像模像樣的功夫題材動畫片,至少説明這幫美國人夠用心的。同樣是向功夫電影致敬,前期公映的《功夫之王》就比《功夫熊貓》顯得缺乏誠意。除了成龍大哥和李連杰那段對打還值得稱道外,這部以穿越時空送還金箍棒為主線的電影幾乎再無亮點可言。同樣以發現自我潛在價值為故事內核,同樣對武學本質進行闡釋,同樣有漫天桃花飛、大俠眼迷離的標誌性鏡頭,《功夫熊貓》在神韻上更靠近經典功夫片。
  話説回來,國內一些武俠片、功夫片又或宮廷戲、戰爭戲中夾雜着的武打片斷,動不動就組織一大群人在天上飛來飛去,然後十米開外對着發衝擊波——不管是不是冷兵器時代直接動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所到之處寸草不生,周圍搞得跟爆破現場似的。功夫稱得上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産,火藥也是咱老祖宗先發明的,可兩者之間沒有必然&&。在金庸、古龍的小説裏,洪七公的隨身家什是竹棒和雞腿,楚留香也就拎把扇子,喜歡帶暗器的配備幾十把小李牌飛刀也就到頭了,但從未聽説哪位大俠出門前先得揣上一麻袋手榴彈,再扛上一火箭筒的。還得説上一句,《功夫熊貓》結尾高潮處,阿寶給了太郎最後一擊,一根熊貓指頭動了一小下竟然弄出一核彈落地效果,實在是個略顯低俗的敗筆。但起根兒上説,還是膜拜心理作怪,讓美國影人中了一些國産武俠片的毒,看來,學壞實在太容易了。
  相關稿件
好萊塢看好中國題材再拍“熊貓”電影 2008-06-23
電影紀錄片《汶川》預計下半年公映 2008-05-26
網民上傳電影 "土豆網"疏於管理被判侵權 2008-05-12
北京國際體育電影周將放映40餘部電影 2008-04-30
新版電影《紅樓夢》10月開拍 2008-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