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家]蓋茨是企業家的鏡子
    2008-06-27    作者:高鶴君    來源:經濟參考報
  本週最引人關注的消息是蓋茨,是關於他退休的一則消息。在52周歲的時候,他宣布自己退休,同時宣布,將自己的580多億美元的財富全部捐獻給慈善機構,而不是將這些財富留給自己的子女。
  社會各界對蓋茨的這一舉動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唐駿説,剛認識的時候,蓋茨是一個小孩,現在,他變成了一個偉人。但是,筆者更樂意説,蓋茨是企業家的一面鏡子,對於快速崛起的中國企業家來説尤其如此。
  這面鏡子裏的第一個影像是關於財富的態度。
  蓋茨在談到錢的問題時説過這樣的話,我不是為了錢工作,錢會讓我覺得很累,妨礙我過普通人的生活。作為一種佐證,他的很多同事和朋友也説,蓋茨是一個技術狂。也就是説,蓋茨是一個技術的完美主義者,是專注於技術本身,而不是把技術作為謀取財富的工具,並把財富作為終極目的。這種專注,帶來的是不斷地創新,不斷地推出能夠滿足人們需求的産品。在信息化時代,蓋茨所創造的産品為全世界普通的人們帶來了互聯網,使信息化的腳步更進一步地加快了。
  與蓋茨的這種態度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們有很多老闆(筆者願意稱呼老闆而不願意稱呼企業家)把金錢的積累作為最高目標,其他的一切都是謀取財富的工具。今天做房地産,因為地産熱;明天做IT,因為IT熱;後天做礦産,因為礦産熱。他們的眼光極少長久地盯住産業,缺乏對産業的熱情,而是不斷地捕捉各類“熱”,只是因為這種種的“熱”之中錢來得更快。更為過分的是,有的老闆為了錢來得更快,不惜採用各種灰色甚至違法的手法,勾結權力,損害別人的利益。但是,最終的結果,我們失去了在産業內的創新的機會和時機,失去了引領創造潮流的機會,失去了提供造福人類産品和服務的機會。而一旦有了錢之後,他們更願意以各種方式來炫耀,或者顯示自己財富的權力。最終的結果是,錢成了“露水”財富,今天在這裡,明天又到了那裏,而炫耀和顯示帶來的是人們對這種行為的反感。
  這個鏡子裏的第二個影像是關於財富的來源。
  蓋茨在談到錢對於孩子們的作用時説,財富不能為孩子們帶來財富,孩子們的財富應該來源於孩子們的創造。這種創造首先是得到教育,其次是自己的愛好。綜觀人類的發展歷史,真正留給人類的財富都是各種各樣的創造,有的是技術,有的是技術衍生出來的各種産品,有的是基於技術和産品基礎上的各種服務,為了適應物質財富增長所發展出來的社會形態。而創造是所有這一切的來源。以錢的形態表達的財富帝國在歷史的長河中大多坍塌。
  在我們很多老闆的眼中,金錢是自己的,所以,錢應該留給自己的子女。所以,衍生出各種各樣的家族企業。這种家族企業不少缺乏創造力,在特有的權利游戲中不斷地循環,最終的結果是“富不過三代”成了一種普遍現象。
  我們有很多理由來説中國企業家慈善意識不強的原因,比如説制度、監管,但是,這些只是一種藉口。因為我們很多老闆的行為本身就缺乏這種慈善意識,這種行為包括競爭行為、服務行為。所以,建議有志於成為真正企業家的老闆們多拿蓋茨這面鏡子照一照,有助於老闆們變成真正的企業家,也有助於真正的企業家能夠成為傑出的企業家,甚至偉大的企業家。
  相關稿件
比爾•蓋茨:冷酷商人VS慈善家 2008-06-26
蓋茨宣布:微軟將向全球大學生提供免費軟體 2008-02-22
蓋茨夫婦獲醫學榮譽博士學位 2008-01-25
比爾•蓋茨:數字化技術將使生活更美好 2008-01-09
比爾•蓋茨:數字化技術將使生活更美好 2008-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