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今年的《福布斯》亞洲版“中國40富豪榜”上,房地産開發商成為最風光的人物,40位最富之人中有15位是房地産開發商。碧桂園創始人之一楊國強26歲的女兒楊惠妍以162億美元的個人資産登上了中國首富的寶座。(見10月9日《競報》)
對於這一消息,網友們有的嗤之以鼻:“中國首富是搞房地産的,美國首富是搞高科技的”;有的口誅筆伐:“外國的首富靠賣自己腦力致富,中國的首富靠賣他人土地和體力致富”;有的義正詞嚴:“其實國人並不仇富,而是仇恨因腐敗造就的富翁。是仇腐。”同樣是富人,比爾 蓋茨和袁隆平等人受到世界民眾廣泛尊敬和愛戴,何以地産商成了富豪就遭到罵聲一片? “中國40富豪榜”有15位是房地産開發商,而位於前10名的富豪中則有6名從事的是房地産業,不得不讓人“浮想聯翩”。房地産開發存在暴利,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一夜暴富的神話,在地産行業屢屢上演,以至於有的地産商感言:“房地産利潤高得我們都不好意思説了。”問題不僅局限在這裡,地産商囤積居奇、捂盤惜售、違規認購、內部炒作,甚至官商勾結、哄抬房價,已到了明火執仗的地步,完全撇開了企業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理所當然受到大眾的反感。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大部分城市居民為了一套住房,傾家蕩産,東挪西借,把牙縫裏省下的財富拱手奉獻給房地産商人,許多人自此過着“房奴”生活,承受着經濟和精神上的雙重壓力;更有中低收入的家庭,只能夠“望房興嘆”,傾其一輩子血汗也換不回一個屋角地盤。西安市一位50多歲的母親因無力給兒子買房而跳入護城河結束自己的生命,其抗爭的不是自己的無能、命運的不公和人生的無奈,而是對操作房價節節攀升的房地産集團的滴血聲討。 房地産商扎堆亮相富豪榜,只能説明房地産行業是一個發育不成熟、管理不健全、競爭不規範的充滿着巨大漏洞和陷阱的暴利行業。當黑幕重重的地産界通過無休止的盤剝和攫取民眾的口袋,去為自己披上美麗的“袈裟”時,老百姓當然報之以鄙夷。因而,地産商在“中國富豪榜”上扎堆,實在不是件可喜的事情。要説有什麼價值的話,就是更進一步促使全社會對房地産行業的關注,讓財大氣粗、不可一世的地産商對民意保持一些敬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