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事部網站日前發表聲明,不承認“中國驗房師管理協會舉辦的驗房師培訓及驗房師資格”。中國驗房師管理協會負責人&&,他們已向國家勞動部門遞交了相關材料,請國家對驗房師職業進行“正身”(7月30日《北京娛樂信報》)。此前該協會由於境內無法註冊,只好跑到香港去註冊。 當前,現行房地産質量驗收體系存在一些制度缺陷,多數城市對房地産項目的工程質量實行五方責任主體(即開發商、施工方、監理方、設計院和工程勘測方)共同負責制。然而,施工方、監理方、設計院和工程勘測方都受雇於開發商,這種利益上的&&必然造成檢驗結果的可信度降低。民間驗房師的出現成為必然。據報道,北京約有三成受訪業主&&,願意聘請驗房師。 一個國家、一個地方,其制度活力的一個顯著標誌,就是對於任何形式的創新有足夠的包容性。對新興職業,《行政許可法》明確規定,市場自主調節的,不必實行行政許可。驗房師自從2004年開始在南京出現,此後全國各地都開始出現這一職業。以公司或者工作室的名義通過工商合法登記,生死存滅由市場自由選擇,而不必由有關部門對其職業身份進行職業准入和資格許可,將是對眾多新興職業的最好、最大寬容。 筆者認為,有關政府部門現在沒有、今後也沒有必要對“驗房師”做資格認證,但同時,政府需要賦予這個行業以合法身份,完善法律法規,促進行業的規範。此外,政府也應為“驗房師”行業組織建設提供幫助,改變其行業協會組織香港註冊的尷尬。如此,“驗房師”行業才能有一個健康發展的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