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07-05-15 作者:葉檀 來源:南方都市報 |
|
|
貴州茅&,作為A股市場優質藍籌股的象徵,近日陷入傳言的迷魂陣中。5月9日,市場風傳貴州茅&總經理喬洪被調查,市場出現大跌,遭遇停牌兩天。5月14日,貴州茅&公告稱,喬洪因工作原因調任貴州省國資委副主任,全體與會董事一致同意免去喬洪公司總經理的職務,由公司董事長袁仁國先生代行總經理職責,貴州茅&接近漲停。
茅&迷魂陣折射出中國股市的賭場機制是如何形成的,行政指令、信息不透明、股價異動等證監會最近&&要嚴厲監管的現象,圍繞着茅&一一展示在投資者的面前。 一隻具有標誌意義的股票,一個通知,一紙令下,總經理立即易帥,調任國資部門官員。毫無疑問,在此事操作者的心目中,根本沒有職業經理人這一概念,也沒有需要對廣大投資者交待的意識,只要是國企老總,就相當於部門的人,“我是一塊磚,搬到哪就是哪;我是一個螺絲釘,擰到哪是哪”,以這樣的意識想要養成職業經理人與董事會、股東大會層層布局的規則意識,差距何啻萬里!中國國有上市公司遭遇行政阻礙的巨大風險暴露無遺。 在這一短期事件中,自始至終,除了記者的調查之外,除貴州省紀委某人士證實喬洪被雙規的消息外,有關方面對這一言之鑿鑿、來有影去有蹤的傳言,一直保持緘默,是説不清?是不願説?還是根本覺得不必説?其結果就是直接導致100元左右的高價股出現幾天異動,卻迄今無具有法律效應的正式聲明。所謂信息透明不過是投資者的猜謎比賽,得風氣之先者望風而逃,或者望風而進。 5月8日,上證指數大漲109點,茅&卻高開低走,最後僅小漲1.13%;5月9日,上證指數上漲63點,貴州茅&索性逆勢大挫4.66%,收於92元,成交量比前一日放大3倍,創下了2006年以來的最高,當天共成交13.9億元,似有大資金在拋售。5月10日,公司被上證所緊急停牌。當然,茅&畢竟是茅&,在消費時代擁有獨一無二的白酒稀缺資源,即使市場出現異動,許多機構依舊維持推薦評級。不過,如果換一家公司呢?情形將會如何,那些就此出售股票的投資者的財産權如何得到保證? 這樣的公司必然會逼出投資者投機取巧的賭徒本性,他們追逐的是壟斷稀缺資源的公司,在大多數情況下,他們對於公司管理團隊不感興趣,不管是張三還是李四,不管是不是市場身價不菲的職業經理人,或者是政府任命的官員,好錢我自賺之,投機取代投資。市場無法為職業經理人準確定價,這就難以養成符合上市公司所需的高管隊伍的土壤,高管的職業素質、責任心、法律意識難以提高,人人以眼前賺錢效應為主,高管炒賣股票、惠及親朋好友的大建老鼠倉,違法違規獲利就是必然之理。 有關決策層把投資渠道的開閘放水與嚴厲監管視為穩定股市的重要手段,證監會官員多次表達了對內幕交易、上市公司高管炒作股票嚴厲監管的決心,絕不允許任何機構和個人以任何不法方式獲取不當利益。證監會將加大對機構投資者的監管力度,採取更積極有效的監管應對措施,對於賬戶的異動快速反應,及時立案。 但這並非起言立行之事,與以往一樣,證監會言多於行,口頭懲戒遠多於實際懲罰。在券商借殼等問題上可能是證監會護犢,在杭蕭鋼構、基金老鼠倉問題上牽涉到取證難,而在類似於茅&這樣的問題上,則牽涉到證監部門的管理權限,即便上交所&&了數份研究報告對於國企上市公司風險提出警示,證監會主席尚福林還親自作序,但在總經理動輒為“副部級幹部”的央企面前,證監會成為紙老虎,他們好不容易爭取到的準司法權淪為擺設,貓反而被老鼠玩弄於股掌之上。 茅&鬧劇反映出中國股市的結構性深層次風險,比杭蕭鋼構事件更讓人擔憂。如果沒有相關的措施跟進,中國的股市擺脫不了圈錢場所的命運,與以往不同的是,很難用另一次股改讓利益取向發生變化,股市的行政結構性弊病更難根治。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