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離生活的文化産品沒有市場
    2007-03-19    魏也    來源:上海證券報
    文化産品的獨特影響力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國家所重視。與其他産品相比,文化産品的出口所帶來的“附加值”更大,因為文化産品本身包含着豐富的精神元素和價值觀念,它的出口對樹立一個民族或一個國家的形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當我們的許多白領為韓劇深深着迷的情況下,韓國的思想觀念、價值觀念甚至人生的定位等等,也在悄悄影響着我們的年輕一代。好萊塢大片的影響更是舉世矚目,它將美國人的整個價值體系都克隆到了國外,以至於歐洲國家驚呼:我們民族中獨有的個性正在被好萊塢消滅。
    因此,無論是美國還是韓國、日本,都非常注意提升本民族文化産品的競爭力。但不能不承認,我國的文化産品至今無法在國際市場佔據一席之地。撒切爾夫人曾説,中國不會成為超級大國,“因為中國沒有那種可以用來推進自己的權力、從而削弱我們西方國家的具有國際傳染性的學説。今天中國出口的是電視機而不是思想觀念。”一個真正的大國,它的文化産品必須在國際上有足夠強大的地位,而這正是我們所缺少的。
    我國的文化産品為何無法在國際市場上立足,一個根本原因在於産品脫離現實、脫離生活、脫離民族本身的價值觀。一些著名大導演提到拍片的目的,直言不諱地説是為了進軍奧斯卡,為了在國際上拿大獎,結果,這類電影除了浮華的外表沒有任何源於本民族文化的精髓,這些文化産品一再在國際市場上遭到批評也就在所難免。
    頗值得玩味的是,一些農民自己“生産”的文化産品卻大受歡迎。近日,由湖南省瀏陽市淳口鎮高田村農民許明文一家自編自導自演的電視劇《爸爸,我不該騙你》,取得了國家廣電部門的電視劇發行許可證。這部電視劇在瀏陽市第六中學放映時,很多師生都感動得流下了眼淚,該校3000多名學生給予高度評價。這部電視劇有很多瑕疵:電視劇畫面不停抖動,有時還會出現只有女孩下半身,卻看不見上半身的“尷尬”畫面,無法與“正規電視劇”相媲美。然而,卻由於源於生活,真實反映了生活而受到當地老百姓的空前歡迎。
    這種意外的成功難道不值得我們的文化工作者反思嗎?今年兩會上,溫家寶總理説,要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完善文化産業政策。政府工作報告第一次明確指出了文化的支出數和增長數———2006年中央財政用於文化事業的支出為123億元,比上年增長23.9%。文化産品需要有足夠的資金支持,但更需要文化工作者認真敬業,生産出能夠真實反映我們民族特色、民族精神、民族價值觀念的文化産品,而不是拿有限的資金去製造文化泡沫,製造表現的浮華和喧囂。只有這種去除浮躁與功利的文化産品,才能真正走向世界。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