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耀眼的思想碰撞之花
    2007-02-09    張持堅    來源:經濟參考報

    書名:《思想咖啡廳——田炳信深度訪談錄》
    作者:田炳信
    出版社: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時間:2007年1月

    本書作者田炳信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思想活躍分子。他説:“我頭腦裏經常有二三百個問題在來回折騰。”他閒不住的方式,就是“物以類聚”,喜歡和同樣是思想活躍的人“侃大山”,用他的話説,就是“用我的思想火花去撞你的思想火花,撞出個‘山花爛漫’,撞它個‘盆滿缽滿’”——《思想咖啡廳——田炳信深度訪談錄》,就是他和採訪對象之間思想碰撞之後的火花結晶。
    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注意到了這些豐碩的思想之果,於今年1月推出了這部20多萬字的著作。
    《思想咖啡廳》共收集了田炳信對21位採訪對象的訪談實錄。這些各具特色的“對象”是田炳信沙裏淘金似地“覓”來的。他們的共同特點是,情況多,材料多,有研究成果,又勇於直面現實,講實話、表真情。
    比如,隨着經濟的發展,長三角、珠三角地區“大城市群”的崛起是必然趨勢,方方面面務要未雨綢繆,早作規劃。然而“想長遠的機制”沒有建立起來,“短視”行為太多,早晚要吃虧;生態危機的主因是人類行為的失范,而人類行為失范的背後,則是人類中心主義價值觀支撐的傳統的發展觀和發展模式,因此,人類面臨的生態危機實質上是文化的危機,人類一定要從號令自然的主人轉變為善待自然的朋友;現在“有多少中國人在讀書”?有人説,在東京地鐵上,1/5的人在看書,1/5的人在看報,1/5的人在看雜誌,1/5在人在看成人小説,1/5的人在睡覺;在台灣,變成了3/5的人在讀報、讀書、讀雜誌,2/5的人在睡覺;在香港,2/5的人在讀報讀刊,特別是八卦雜誌,另外3/5的人在睡覺;而在北京,有3/5的人在説話,有2/5的人在偷聽別人説話。此話誇張了一點,但問題尖銳,令人驚醒。網絡游戲對青少年到底有多大危害,網游産業到底是帶來巨大産值的明珠,還是製造悲劇苦痛的毒瘤?等等,等等,話題廣泛,給人深思以豐富的資訊。
    讀《思想咖啡廳》還有一點要注意,就是田炳信和採訪對象交流時的“即興發揮”。採訪前,田炳信認真做功課,而一旦談開了,備好的課“攏”不住是常有的事。他頭腦裏那幾百個問題就像轉動靈敏的雷達上的一個個感應點,和採訪對象的談吐一旦産生摩擦,即刻火花四濺,而這火花必然引發採訪對象的激情回應。如此這般,效果往往出人意料的好,大大豐富和深化了訪談的內涵。
    本書中收集的這些“訪談”,每寫好一篇,先在廣州的《新快報》上刊登,萬把字,一整版。沒想到,引起讀者的廣泛關注,網上也紛紛轉載和熱評。這在匆匆忙忙的“快餐”和“掃讀”時代,在人們的眼光已難以長時間在報紙上停留的境況下,確實是件不容易的事。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