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FLP制度近期難“破冰”
在滬試行方案仍存不同意見 QFLP或成“熱錢”隱秘渠道
    2010-03-25    作者:記者 張莫/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近日,市場上開始傳言QFLP(境外合格有限合夥人,為PE基金的出資方)制度將於4月在上海浦東新區率先試水。不過,《經濟參考報》記者從可靠渠道了解到,對QFLP制度的試行方案在上海市內部仍存在不同意見。在目前海外資金進入中國衝動強烈、監管部門嚴查“熱錢”的背景下,這項制度近期內“破冰”的可能性很小。
  所謂QFLP,是對我國現行外匯管理政策的一個突破。根據2008年8月國家外匯管理局&&的142號文的規定,外商投資企業資本金結匯所得人民幣資金,除另有規定外,不得用於境內股權投資。記者了解到,上海和北京都曾向外匯局提交申請,建議允許參與人民幣PE(私募基金)的外資有限合夥人可將一定額度內的外匯資金兌換為人民幣,投資於國內企業。但這個與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制度類似的制度,此前並未得到外匯局批准。
  因看好中國經濟的高速成長性,目前一些PE巨頭,如凱雷、黑石等都紛紛在中國設立人民幣基金。有着多年行業經驗的美國謝爾曼思特靈律師事務所律師陳新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説,這些基金在募資方面面臨着很多困難,因人脈不熟從國內找錢不容易,而從外面直接募資進到國內結匯也受到外匯管制。實際上,據記者了解,很多外資PE在不同場合都非常明顯地表達出對QFLP制度&&的渴望。
  但是,現在的時機或許並不合適。新興市場國家目前仍然備受各方資金的青睞。據基金追蹤機構EPFR Global稱,截至3月17日當周,流入新興市場股票基金的資金規模達到9周高點,共計18億美元。而目前,人民幣面臨的升值壓力極大,房地産市場和資本市場持續繁榮,加上我國利率高於全球主要經濟體,已有的利差加上預期中的匯差使得大量資金有涌入衝動。3月17日,德意志銀行發布對全球600多家對衝投資機構的調查報告顯示,目前超過75%的受訪者在中國有資産配置。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易綱此前曾在公開場合&&,中國資本項下還沒有完全實現可兌換,還沒有完全開放,所以,進入中國的熱錢在很多情況下往往是披着合法的外衣,比如通過經常項目、外國直接投資、個人等渠道流入。當然,也有通過地下錢莊流進來的。中國人民銀行廣東省分行的數據顯示,僅2月份,廣東金融機構經常項目國際收支差額和資本項目下國際收支差額同比增長均異常迅速,國際收支壓力很大。
  而QFLP很可能會成為“熱錢”的另一個隱秘渠道。“如果QFLP制度真的實行,那麼相當於給外面來的資金又開了一個大口子。外來的資金一旦進入到中國,具體幹些什麼,投資於什麼,監管難度很大。所以,在目前的背景下,&&這個政策,風險不容小視。”一位PE業內人士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説。據他透露,他上周參加的一次研討會上,商務部條法司的一位官員曾明確&&對於這項政策的態度是“謹慎樂觀”。
  “儘管外資的錢不能一概定義為熱錢,但是政策若&&,也一定會在換匯資金投資領域上給予較為嚴格的限制,比如不得投資於房地産市場、股票市場等。”業內人士稱。

  相關稿件
外匯局將在13省份專項檢查阻擊“熱錢” 2010-03-23
[名家]警惕當前熱錢流出風險 2010-03-17
加強“熱錢”監管 外匯局再查外匯資金 2010-03-16
漸進升值出口無虞熱錢流入須應對 2010-03-15
熱錢洶湧亞洲經濟體爭相干預匯市 201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