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欲再度“國退民進” 削國企特權
中國企業有機會搶灘俄羅斯,進入俄資源能源類企業
    2009-10-23    作者:本報記者 肖瑩瑩/綜合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俄羅斯總統德米特裏梅德韋傑夫21日在克裏姆林宮召開的俄羅斯商界領袖會議上&&,控制本國經濟方方面面的國有企業應該要麼“以停業的方式消失”,要麼轉型為股份公司,剝離它們在國有體制下享受的許多特權。
  這一有關聯邦財産私有化的話題並非今年首次在俄羅斯國內提及。據悉,為了降低財政赤字並改善國際形象,俄羅斯總理普京早在今年4月就開始醞釀實施新一輪“私有化”的計劃,但這一計劃一直沒有完全公布於眾。
  9月29日,普京在莫斯科出席一個投資論壇時&&,俄政府計劃減弱對經濟領域的干預和對企業的控制。他&&,在特殊時期,政府必須對經濟進行必要的干預,“但現在,我們將減少政府干預,逐步賣出政府持有的公司股份,推進私有化進程”。
  此間分析人士説,如果説葉利欽時代的私有化運動被稱為俄羅斯首次“國退民進”,那麼由梅普二人推動的這次私有化計劃將是俄羅斯第二次“國退民進”。

  重要行業或暫不私有化

  不過,英國《金融時報》的報道稱,與梅德韋傑夫相比,普京的意見並不明朗,儘管後者也倡導私有化的改革,但仍希望國家繼續主宰國民經濟的“制高點”,包括能源和銀行業等行業。
  俄經濟發展部長納比烏林娜近日宣布,2010年底至2011年初,將出售俄羅斯最大航運公司現代商船公司20%的股份,2010年變賣俄羅斯國家保險公司13.1%的股份。此外,2011年將賣出俄羅斯農業租賃公司數量不詳的股份。但同時,一批大公司仍將暫時由國家控制。例如,俄石油、俄航、俄鐵路公司、儲蓄銀行、外貿銀行和天然氣工業石油公司均不在2010年私有化之列。謝列梅捷沃機場也不會被出售。納比烏林娜&&,機場將租讓給“資質良好的管理公司”。
  俄財政部長庫德林指出,這些資産也許會在更晚些時候——至少3年以後出售。包括外貿銀行、一些石油公司以及其他行業的國有股份,如電信部門、航空業等。
  不過,俄媒體也指出,不排除目前被納入戰略企業的公司也將面臨私有化。有關這一問題的決定將由總統梅德韋傑夫做出。可能共有5500家國有企業將被實行股份制和出售。
  值得一提的是,俄羅斯國有企業正是在普京擔任總統期間迅速發展壯大起來的。近幾年,他的“重新國有化”戰略使俄政府幾乎在每個重要戰略領域都建立了一個大型國有控股企業,大大強化了國家對經濟的主導作用,有效地維護了經濟穩定。不過,這些國有企業不透明的經營結構也使得像謝爾蓋切梅索夫這樣的普京支持者勢力日漸膨脹。據報道,切梅索夫執掌的集團旗下控制著400家企業,包括國有的國防、航空、核能及汽車企業。
  英國《金融時報》援引一位西方銀行家的話説,“這一次,普京置身局外,他或許很樂意讓梅德韋傑夫衝鋒陷陣”。

  主要目的是降低財赤

  突如其來的國際金融危機,讓俄羅斯面臨了新的經濟壓力,使俄近十年來首次出現赤字財政。而且,據俄財政部透露,俄未來3年來都將是“赤字財政”。與此同時,俄國內銀行和企業所欠的外債仍高於4000億美元。這都讓俄高層明顯感覺到了資金短缺的壓力。
  負責制定私有化計劃的俄第一副總理伊戈爾舒瓦洛夫&&,企業私有化的主要目的是降低財政赤字。俄經濟發展部長納比烏林娜&&,預計明年的私有化收入將達到700億盧布。據經濟發展部最初預計,私有化將給明年財政帶來71億盧布。俄羅斯政府計劃今年從出售國有財産中獲得120億盧布,包括通過出售運輸基礎設施中的股份額外獲得的收入。
  不過,俄羅斯國內也有分析人士指出,在當前形勢下,私有化未必是靈丹妙藥。“靠變賣資産得來的幾百億盧布解決不了需要萬億資金才能擺平的問題”。專家指出,首當其衝的花費將是填補明年的聯邦財政赤字(3萬億盧布)、銀行體系資本重組和國民社會福利。

  各國有望進入俄能源等領域

  分析人士指出,新一輪“私有化”的啟動,正值俄經濟形勢低迷、許多公司股價處於歷史低點的時候。正因為如此,目前經濟形勢處於相對良好境遇下的亞洲國家和企業,將在本輪私有化大潮來臨時搶灘俄羅斯。
  俄財政部長庫德林10月初透露,俄政府將能在5年內使國有資産的比重降至40%,並在更長時間裏繼續私有化進程。俄羅斯《報紙報》援引俄對外貿易資本公司專家伊萬伊萬琴科的話説,俄羅斯國內尚無可向其出售這些資産的投資者基礎,更多的可能是來自友好國家的外國投資者。
  據俄《新聞報》10月8日報道,俄羅斯鋁業公司準備於今年12月在中國香港首次公開募股時,向中國鋁業公司出售部分股份。該報透露,中國鋁業公司是俄鋁公司股份最有希望的買家之一,雙方目前的相關談判已經啟動。

  相關稿件
加快期貨布局 俄羅斯欲衝破資源定價瓶頸 2009-09-11
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擬為小企業發展清障 2009-08-07
俄羅斯強力關閉市場的背後 2009-08-05
俄羅斯“行政三分制”改革的啟示 2009-08-03
俄羅斯大市場關閉意味中俄民間貿易面臨轉型 2009-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