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下,中國春節消費市場表現還不錯
專家:牛年消費“第一把火”旺,對全年拉動內需和經濟發展有較大促進作用
    2009-02-02    本報記者:陳聖莉 楊燁    來源:經濟參考報

  春節是每年的第一個消費“黃金周”。2009年,面對全球金融危機的肆虐,中國人的過年熱情卻未受太大影響,用紅紅火火過大年的激情點燃了牛年消費的“第一把火”,人們用自己的行動闡釋了對中國經濟發展的信心。許多專家指出,在中國整體經濟增長大幅放慢之際,居民的消費需求仍然保持強勁。春節消費對拉動內需有較大促進作用,中國牛年經濟發展將趨向樂觀。

  老百姓消費熱情並未降下來

  2月1日,在北京西站的候車廳裏,守著大包小包的行李、家在山西的高先生向記者感嘆道:“來北京旅遊收獲真的不少,哪裏都很紅火。”他告訴記者,因為平時很忙,像他們這樣春節期間攜全家出門旅遊的人不在少數。除了逛廟會,滑雪,參觀水立方、鳥巢等旅遊景區外,高先生還趁著商場節日促銷,買了不少衣服、鞋帽。因為孩子是屬牛的,他還特意為孩子買了個金牛挂飾作為禮物。
  家住北京左安門楊京一家人過了一個“休閒”年,他提前一周就在商務會所定了幾個房間。“外面天氣冷也不知道去哪裏玩,來這裏有可以洗澡、吃飯,還有臺球、保齡球,打牌等。”他告訴記者,不僅自己家人休閒,他這幾天還在這裏招待了很多親朋好友,“省卻了送禮,還能增進感情。”楊京説,這兩天下來,總共花了近6000多塊錢。
  盡管已經到了初七,但是人們的消費熱情仍然不減。在北京沃爾瑪超市大望路店,記者看到來這裏選購煙酒、禮品的人依然絡繹不絕。“馬上趕著要去看看自己的老師,所以買了酒和果籃。”在等待結賬的間隙,一位鐘先生告訴記者,為了在節日裏走親訪友,從年前開始,他已經來超市購買禮品7、8次了,從電磁爐、微波爐等家電到煙酒、果籃等都有。
  實際上,盡管全球經濟疲軟,但是這個春節整個消費市場卻非常火爆。記者在西單、王府井商業街等商貿中心看到,北京商業市場一派熱銷景象。北京市商務局統計資料顯示,截至目前,100家被監測企業銷售總額同比增長了8.2%。
  商務部日前發布的監測結果顯示,大年三十至正月初六,全國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900億元,同比增長13.8%。全國重點監測零售企業食品、飲料、煙酒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23%、17.5%和14.7%,金銀珠寶銷售額同比增長17.2%,其中牛年金條、擺件、挂件、紀念幣等尤其受到青睞。服裝、鞋帽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14.2%和12.9%。家電、通訊器材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17.8%和18.1%,液晶電視、廚房小家電、數位産品、電暖器等尤其旺銷。

  商家提前布局火爆促銷

  “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今年合肥許多商場在促銷活動上普遍走在了春節前面,折扣力度也更加可觀。像我們春節期間推出的滿300返300活動,讓商場新春銷售的增幅保持在12%左右。現在,我們又在考慮情人節期間的活動了。”安徽省合肥百貨大樓的一位負責人日前對記者説。
  記者在合肥等城市採訪了解到,今年春節是中國受此次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下的第一個春節,為了拉動消費,眾商家提前布局設計,推出了許多各具特色火爆促銷活動。
  合肥市餐飲企業提前進行“除夕餐宴”、“新年餐宴”、“團圓餐宴”等特色品種的宣傳,以迎合市民消費需求;同時,不斷完善自己的服務內容,有的增加了外賣和送餐業務,有的在除夕夜全程播放中央電視臺的春節聯歡晚會,為前來就餐的顧客營造出家的感覺和喜慶熱鬧的氣氛。據了解,合肥市大年三十至正月初六的消費市場統計資料顯示,5家重點餐飲企業共實現銷售收入628萬元,同比增長11%。
  各大商家還發起年味兒十足的中華民俗文化促銷活動,既增加了“年味兒”,營造了歡樂祥和的節日氣氛,又匯集了人氣,擴大了銷售。合肥合家福超市請人在商場門口現場捏面人、吹糖人、剪紙,世紀聯華則舉辦購物送“福”字、送春聯活動。據合肥市商務局統計,今年新春合肥全市12家大中型商業零售企業7天累計實現銷售額2.1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0.3%;4大超市公司春節黃金周實現銷售額1.17億元,增長15%。
  旅遊業也紛紛制定了一係列的特色宣傳和行銷策略。據亞洲規模最大的第四代主題公園——蕪湖方特歡樂世界經營管理有限公司行銷策劃總監胡光華介紹,在牛年春節來臨前夕,遊樂園就頻頻在安徽省內外新聞媒體上進行宣傳,1月21日還登陸央視新聞聯播,使其知名度逐步從長三角地區輻射到全國范圍。與此同時,遊樂園也在自身內容上下苦功。2009個大紅燈籠和滿園的鮮花將遊樂園裝點得喜氣洋洋;在餐飲方面,不僅大大降低了價格,還為許多自駕遊的三口之家推出了家庭套餐;此外,園內還大大增加了每日花車巡遊,表演,以及動漫互動活動的時間和人員,以滿足人們的觀賞、參與需求。據了解,方特歡樂世界在春節黃金周的前五天,即1月25日至29日,共接待遊客17019人次,門票收入249.1196萬元,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

  春節消費對拉動內需促進作用大 中國牛年經濟發展趨樂觀

  許多專家針對春節期間消費市場行情分析認為,在中國整體經濟增長大幅放慢之際,居民的消費需求仍然保持強勁。春節消費對拉動內需有很大促進作用,中國牛年經濟發展將趨向樂觀。
  “以北京為例,全市春節黃金周同比多賣1.5億元,反映出中國零售市場的基本局面沒有改變。”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教授黃國雄指出,今年元旦、春節兩個節日相距較近,形成消費互動,相應削弱了經濟危機的影響;奧運效應節日顯現,帶動了大量外省市消費者進京參觀購物,形成進京熱,也使得整個市場銷售增加。另外,北京各大商場節日期間均採取了大力度促銷措施,既帶給了消費者實惠,又刺激了市場、拉動了消費。
  “北京消費市場開局良好,反映出北京乃至全國經濟發展的一個良好趨勢”。黃國雄樂觀預計,如果今年GDP保持“保8增9”的增幅,全國零售市場則有望實現12%到15%的增幅。中國的刺激經濟政策如果能夠真正提高居民收入,將給零售業帶來發展良機。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世界發展研究所副所長丁一凡表示,一些西方媒體對中國春節的悲觀報道多少有些酸溜溜的意思,“我們常説有人望文生義,西方一些人連‘望文’都沒有,他們並不理解中國的實際情況。比如,有人看到返鄉民工增多,但沒有看到,這些回鄉的人實際給當地帶回去大筆財富,這有利于平衡地區消費。”丁一凡強調,“春節消費對拉動內需有很大作用。單看運輸和交通行業,這麼多人出行,將會帶來十分可觀的利潤。此外,對于很多行業來説,春節期間的消費都是全年收入中最為重要的一塊。旅遊行業也是如此,今年春節旅遊甚至有比往年更好的趨勢,因為價格出現了下降。”
  丁一凡還表示,盡管中國消費的增加並不會彌補世界整體消費的低迷,使經濟大形勢發生根本扭轉,但西方國家必須承認,它們確實在中國的發展中受益。現在歐美市場都很蕭條,物價下降,這些都刺激了中國遊客的海外消費。“對于這一點,看看簽證的發放情況就一目了然了,我的很多朋友今年春節都拿到簽證去美國度假,可以説中國人已成了當地商人重要的發財源泉。”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副所長趙錫軍也認為,春節消費對拉動內需有很大促進作用。他表示,由于政府採取了一些政策措施會陸續在牛年發揮效果,2009年國內經濟增長8%應該沒問題。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