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日紐約商品交易所2月份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大幅上漲,收於每桶48.81美元。與去年12月19日創下的每桶33.87美元的5年來最低水平相比,國際油價已累計上漲約44%。 在巴以大規模衝突持續進行之際,國際油價能否持續反彈?在牛年走牛?分析人士認為,目前全球金融危機遠未結束,世界經濟基本面尚未轉好,這決定了目前主要由地緣政治因素誘發的油價反彈不可能在根本上扭轉國際油價的頹勢。
地緣政治是推手
地緣政治歷來是影響油價的重要因素。巴以衝突是當前國際原油市場新一波反彈行情的主要誘因之一。上月底,以色列與哈馬斯在加沙地區開始了新一輪的暴力衝突,導致中東地區局勢持續緊張。投資者擔心該地區的原油供應可能受到影響,國際油價連續幾個交易日出現回升。伊朗軍隊領導人還呼籲阿拉伯産油國切斷對支持以色列的歐美國家的原油供應,更是一度加劇了市場的緊張情緒。 俄羅斯與烏克蘭遲遲無法就天然氣供應達成協定也是日前促使油價回升的重要原因。俄羅斯是歐盟的第一大能源供應國,歐盟國家約1/4的天然氣從俄羅斯進口,其中約80%經由烏克蘭輸送。鋻於歐洲國家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天然氣供應短缺必然導致該地區原油需求上升,從而刺激油價上漲。 此外,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的減産計劃從1日起開始實施等因素也推動了油價走高。歐佩克上月在阿爾及利亞奧蘭舉行的部長級特別會議上決定,從2009年1月1日起將該組織原油日産量削減220萬桶以穩定油價。
上漲動力不足
至於國際油價的未來走勢,分析人士認為,多重因素決定短期內國際油價上漲動力仍顯不足。 首先,單從衝突本身來看,對國際油價的長期影響比較有限。因為無論是以色列還是巴勒斯坦,本身並不出産原油,對全球原油市場並不會帶來實質性供給衝擊。 從目前來看,巴以衝突升級為區域性戰爭的可能性不大。黎巴嫩新聞部長米特裏5日説,包括真主黨在內的國民團結政府中的各黨派至少到目前都反對與以色列發生衝突。他&&相信黎巴嫩南部的居民也不想再與以色列打仗,因為再打一仗沒有什麼好處。米特裏説,黎巴嫩呼籲立即在加沙實現無條件停火。 鋻於目前的經濟形勢,中東産油國也不太可能會像上世紀70年代那樣通過禁運或減産促使油價上漲。目前歐佩克成員中也尚無國家響應伊朗關於阿拉伯産油國切斷對支持以色列的歐美國家原油供應的號召。 此外,以色列和哈馬斯衝突在較短一段時間內有可能告一段落。據悉,哈馬斯5日已派代表團前往埃及首都開羅,與埃方商談有關停火事宜。這是哈馬斯自去年12月27日以色列在加沙地帶發動軍事行動以來首次表現出願意接受國際社會調停的意願,為今後國際社會的進一步斡旋埋下伏筆。 國際觀察家普遍認為,油價長期大幅度上漲,取決於供求,更取決於資金走向。目前國際經濟形勢仍處於衰退之中,需求未有大的好轉,國際資本也仍處於收縮之中,這些都決定石油價格不會飆升。如不出大的意外,油價將保持相對穩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