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會長、鞍鋼總經理張曉剛研判鋼鐵行業走勢 |
|
|
|
|
| 2008-12-02 本報記者:陳寶玖 陳光明 陳偉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受金融海嘯的衝擊,我國鋼鐵全行業目前普遍出現了虧損,一些鋼鐵企業紛紛減産,甚至停産。日前,在接受本報記者獨家採訪時,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會長、鞍鋼集團公司總經理張曉剛透露,10月份國內鋼鐵企業虧損面迅速擴大,雖然國家已經&&相關措施,但鋼鐵行業的經營環境還有很多不確定性,明年上半年對鋼鐵行業來説非常關鍵。 “金融海嘯對我國實體經濟的衝擊開始逐漸顯露出來了。目前的這場危機是前所未有的,鋼鐵業是受衝擊和影響最大的行業之一。”張曉剛告訴記者,鋼鐵行業面臨的形勢非常嚴峻。8月份以來,國內鋼鐵市場發生了突變,主要是由於國內外經濟形勢大氣候的影響與我國鋼鐵産能過剩造成的。 其中,出口出現回落。1至10月份我國出口鋼材5312萬噸,同比下降1.2%;出口鋼坯124萬噸,同比下降79.8%。二是鋼材市場價格大幅下降。與今年最高價格比,熱軋板卷和冷軋板卷下降幅度均超過40%。三是企業虧損面迅速擴大。鋼材價格暴跌,但9月份進口礦價同比增長72%,還有煉焦煤同比增長81%。在高成本下,企業虧損面不斷擴大。 “金融海嘯對當前鋼鐵行業最直接的影響就是需求下降。”張曉剛&&,由於建築、汽車、造船等鋼材需求量較大的行業隨着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機而持續低迷,汽車、家電、集裝箱等行業許多大的直供用戶都減少了訂貨。 以鞍鋼為例,在金融危機出現前,全球最大的集裝箱生産企業中集集團在鞍鋼的訂單最多的時候一個月可以達到4萬噸,但現在一噸都沒有了;原來與美的集團每個月有2萬至3萬噸的合同,現在也已經沒有了;而與一汽集團的鋼材合同量則已經由原來每月的2.2萬噸下降到目前的6千至7千噸。 鞍鋼集團公司提供的一份材料顯示,10月份,鞍鋼實現營業收入78.42億元,比今年最高的7月份減少15.06億元,降幅達16%。 “我們正在用上半年的利潤來彌補現在的虧損。”張曉剛説,由於外購原材料價格上漲、鋼材售價下降,鞍鋼已進入虧損狀態。同時,也面臨較大的資金風險。前九個月,鞍鋼存貨資金佔用持續上升,經營性現金凈流量大幅下降,資金風險很大。 此外,鞍鋼原來平均每個月有25萬噸的鋼材出口量,但是,1至10月份,鞍鋼出口鋼材同比減幅為23%,銷售價格下降29%。而且,為保護本國製造業,歐美等有些國家可能&&新的貿易保護政策,未來鋼材出口難度可能會加大。 關於鋼鐵行業後期走勢,張曉剛認為,金融危機對全球鋼鐵行業的衝擊已經越來越清晰了,不過,後面的影響有多深,目前還很難説。最近,國務院提出了擴大內需“十項措施”,對擴大鋼鐵産品的國內需求、穩定國內鋼鐵市場將産生積極的影響。 “我們希望中央這次&&的政策會帶來效果,因為國家主要拉動的是基礎設施建設,所以效果首先會體現在建材上。同時,中央這次還取消了部分鋼材産品的出口關稅,不過眼前國外市場需求不大,出口量難以大量增加。”他説。 分析人士指出,國家啟動內需的4萬億元投資中至少有2萬億元投向保障性住房、交通、機場等基礎設施,直接與間接拉動鋼材需求1億噸左右,可以抵消2009年、2010年房地産、汽車、機械、造船等行業需求下滑産生的負面影響。其中,有5000萬噸鋼材需求將在明年一二季度釋放出來。 不過,張曉剛&&,鋼鐵行業經營環境還有很多不確定性:在全球經濟衰退的大氣候下,對我國經濟的影響、對鋼鐵行業的影響、對我國鋼鐵企業的影響都有不確定性;目前鐵礦石和煤的價格還沒有降到位,下一步走勢如何還有不確定性;由於各國鋼材需求都萎縮,出口的貿易摩擦可能增加。 另外,據中鋼協初步預測,2009年國內粗鋼消費量上限為4.6億噸、下限為4.3億噸,而年産能為6億噸,目前很多小企業都停産了,一旦價格稍有回升,這些小企業就會重新開起來,將加劇我國鋼鐵工業産需能力失衡和結構不合理的矛盾。 張曉剛認為,明年上半年對鋼鐵行業來説是非常關鍵的。第一,明年3月份正是這次拉動內需的半年之後,按照一般規律,政策對鋼鐵行業的效果會在半年後顯現。第二,明年上半年還是一批鋼鐵新廠投産的階段,一些項目將要在那個時候投産。因此,明年3到5月份的情況將成為判斷明年下半年情況的重要依據。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