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製造:大風浪中求生存
    2008-10-31    本報記者:沈錫權    來源:經濟參考報

資料照片

  對數百萬家生機勃勃的中國中小企業來説,2008年是一個“坎”。在當前險象環生、複雜多變的國際國內經濟形勢下,有“民營經濟風向標”之稱的溫州將如何應對?

面對困境溫州推出“政策組合拳”

  一度盛傳,溫州30萬家中小企業今年以來近20%停工、半停工和倒閉。而據溫州市政府一個較為權威的統計數據,到8月底,溫州企業光關閉、停産的在8%左右。今年上半年,溫州規模以上工業産值同比下降的企業達到2500多家,佔規模企業總數的約四成。
  “溫州中小企業總數有14萬家,據我所掌握的數據,去年全年溫州超過4%的企業倒閉,今年可能上升到5.9%。”當地一位官員透露。對此,溫州市經貿委經濟運行綜合處處長李雄偉稱,5.9%應該達不到,但具體是多少不便公布,“其實有關這方面的數據很難精確統計,很多溫州人這家公司辦不下去了,就會另開一家,原來的那家一般也不去登出。”
  “面對經濟困局,克難攻堅並不僅僅是企業的事,更是黨委政府的事。要千方百計為企業發展營造有利條件,拓展發展空間!”溫州市委書記邵佔維説。
  一場前所未有的政府大規模“幫扶活動”在溫州全面展開。“每一位幹部都要下企業,每一家企業都要見幹部”,從年初開始,溫州市領導帶隊,下企業深入調研。
  為了讓困難企業輕裝前進,溫州市政府制定了降低中小企業運行成本的一系列舉措:
  ——對工業企業的技改貼息,從過去的3%至8%,再分別上調兩個百分點。
  ——對傳統出口生産企業,暫時虧損但有訂單的,從下半年開始,可以少繳稅甚至免繳;
  ——對經營較為困難的行業龍頭企業和成長型中小企業,經申報、批准可定期減免土地使用稅,對整合重組企業使用原廠房的,免徵租賃方面的房産稅;
  ——市財政安排2500萬元專項資金,用於目前經營困難、但發展前景好的行業龍頭企業、優質出口企業、成長型中小企業的周轉資金貼息;
  ……
  “這無疑是一場及時雨”,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會長周德文&&,“對目前製造業的困境,中央在政策上支持一點,地方政府在實際困難上幫扶一點,企業自己克服一點。而地方政府的幫扶最重要。”

在創新、轉型中實現“浴火重生”

  作為“中國製造”一個頗具代表性的基地,溫州生産了全國10%的服裝、20%的鞋、60%的剃鬚刀、65%的鎖具、80%的眼鏡、90%的金屬外殼打火機和90%的水彩筆,溫州的低壓電器、五金製品、汽車摩托車配件在國內也都佔有重要地位。然而,今年春節過後,曾經紅紅火火的溫州製造工廠似乎“一夜之間”關停掉了很多,大街小巷都是有關廠房轉讓和出租的信息。
  一場危機似乎正在溫州製造業的各個領域中快速蔓延。打火機則是“溫州製造危機”的一個縮影。很多溫州打火機企業因為無法承受原材料漲價帶來的巨大壓力,在過去的一年時間裏倒閉了八九成,從五六百家到目前的不到一百家。
  然而,溫州煙具行業協會會長周大虎説,儘管溫州打火機企業數量減少了很多,但産量不少於過去,金屬外殼打火機依然還佔據全球市場百分之八九十的份額。一組來自溫州海關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溫州出口打火機8031萬個,出口交貨值4893萬美元,同比增長20.02%;出口打火機平均價格0.58美元/個,同比上升22.37%。
  溫州常務副市長徐紀平説,確實有不少的中小企業停産了,但是這些企業主動停産或縮小生産規模的居多,被動破産的只佔小部分,有的就是“關了眼鏡廠、做起了眼鏡銷售”。而且,關閉停産的中小企業多數是産品檔次低、競爭中被淘汰“洗牌”下來的。溫州市政府&&一系列“組合拳”的目的,不是讓所有“撐不住”的企業硬撐下去。政府的定位依然是“有限政府”,“政企聯動”是為了引導企業升級轉型,轉變增長方式。從這個意義上説,眼下的困境,也是溫州中小企業産業升級的機遇。
  越來越多私營企業在政策的支持下,依託傳統行業着重從加快品牌創新,從提升産品質量方面挖掘企業發展潛力。據統計,截至6月底,溫州全市共擁有馳名商標113枚,同比增加了70枚。

多管齊下積極破解“融資難”

  融資問題是中小企業發展的最大瓶頸。
  溫州通過在金融業頻出新招,使股權質押、固定資産成為“活錢”,積極試點小額貸款公司,形成一張多層面、立體狀的溫州式金融體系。
  今年6月份&&的《浙江省公司股權出質登記暫行辦法》、《溫州市有限責任公司股權出質登記(試行)辦法》,把原本一直被忽視的企業“靜態資産”——股權一舉“激活”了。手中的股權可以質押獲得貸款,為眾多中小企業缺乏資金的多了條“活路”。
  在工商部門推出股權質押辦法同時,溫州市房管局也&&三項政策,分別是集體土地廠房可抵押貸款、在建工程可抵押貸款和抵押房産可轉移抵押,這三項政策創新舉措又為緩解企業融資難提供了新的路徑。
  有6000億元雄厚民間資金的溫州民間資金一直十分活躍。小額貸款公司的試點,成為溫州把民間資本引導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一個嘗試。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牽頭者多為大型製造企業。溫州鹿城區小額貸款公司發起人、開元集團董事長李躍勝認為,小額貸款公司還可以起到“一石二鳥”的效果,即那些資金雄厚的大企業幫助小的企業渡過困難的同時培育了小企業成長,不僅僅是把資金供給他們,而且也把經營管理的經驗傳授給了他們。
  國有大銀行也不甘落後。9月16日,工商銀行溫州分行推出了專為幫助小企業度過難關的一款小企業貸款創新産品——“助業貸款”。該行應國光行長&&,在年內四個月時間裏,工行溫州分行將適時調整信貸政策,加大小企業信貸投放力度。今年該行還將增加20億元專項授信支持本地小企業發展。
  人民銀行溫州市中心支行的數據顯示,6月末,全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達到了3012.05億元,同比增長14.9%。7月起,溫州全市當月新增貸款增速出現回升,8月、9月增速回升還在持續。

“逆風飛揚”鼓勵企業“走出去”

  中俄邊界的黑瞎子島剛剛收回不到一星期,幾名溫州的外經貿部分官員在一位分管副市長帶領下踏上了這塊中國最東端的新國土——為了在這裡尋找可能的口岸貿易商機。
  溫州市外經貿局局長蘇向青認為,在國際市場需求減弱、人民幣匯率升值、要素趨緊成本增加等多重困難疊加下,外經貿發展必須及時採取有效措施,積極加快“走出去”步伐。
  “出口難”讓溫州不少企業不敢接海外客戶的訂單,“不接訂單是慢死,接訂單是找死”,由此造成出口增幅下降。為了促進中小企業出口穩定增長,溫州加快出口退稅進度,加大對出口增長較快的生産企業的獎勵力度,以幫助出口企業渡過難關。
  8月初,溫州還推出了《溫州市2008年度鼓勵開放型經濟發展若干扶持措施》,首次建立了溫州市發展開放型經濟獎勵資金,地方財政總共安排1.3億元,扶持和引導開放型企業發展。
  8月下旬,溫州外經貿代表團正式與烏茲別克斯坦皮革協會、錫爾河州州政府簽署了合作意向,政企聯手搭建了一個溫州民企拓展中亞市場的新平台。根據雙方達成的協議,溫州民企將在烏茲別克斯坦建立一個工業綜合聯合體,落址在錫爾河州,將溫州先進的輕工業技術引進到烏茲別克斯坦,同時合作開發當地的豐富資源,目標瞄準“中亞五國”這個新興市場。
  僅今年上半年,溫州全市就新批境外機構32家,中方投資額3936萬美元,同比增加80%,成為一大亮點。另據了解,為幫助企業更好地“走出去”,溫州市正在研究&&指導性文件,建立和完善“走出去”服務體系、支持體系、促進體系、管理體系和風險防範體系,力爭經過5到10年的努力,培育出一批溫州本土的跨國企業。

    [相關報道] “寒冬”來臨 中小企業能否熬過“生死年”

    廣東的深秋依然艷陽高照,然而,廣東省東莞市常平鎮勝達玩具廠董事長周志明卻已感到“涼風襲骨”。他有點擔心,自己經營的這家中小型玩具是否能夠安然過冬?
  “從去年以來,企業已在吃力地消化調整出口退稅率、勞動力成本上升、原材料漲價等因素帶來的經營壓力,沒想到今年又來了全球金融風暴。更讓人想不到的是,這場風暴漂洋過海快速登陸,我們小企業主已感到招架不住了。”

    [相關報道] 股權出質出資激活數百億“沉睡”資本

    今年4月和6月,山東省工商局率先在全國&&《公司股權出資登記試行辦法》和《公司股權出質登記暫行辦法》,開拓了企業融資的新渠道。
  山東山大華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營環保和醫藥産業的高科技企業。今年以來,受國家從緊貨幣政策的影響,銀行嚴格控制其貸款規模,且對借款條件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企業的資金鏈一度受阻,經營發展處於兩難境地。
  相關稿件
農村金融改革可借鑒溫州模式 2008-10-29
溫州高房價現象透視:信貸聲聲緊 房價節節高 2008-08-28
溫州模式破解“有地不種,想種沒地”難題 2008-08-01
溫州炒煤團全線撤離 山西小煤礦銳減七成 2008-07-25
小額貸款公司試點溫州淺析 2008-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