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膠州土地合作社把農民變股東
    2008-10-17    本報記者:修國華    來源:經濟參考報

  65歲的李春蘭坐著馬扎,與十幾個老姐妹一起,把甜葉菊葉子捋到身邊的尼龍袋子裏。盡管一大家子有15畝地,可李春蘭今年卻顯得格外輕松:“地都交給合作社種了,孩子們都上班,我就給合作社打打零工。”李春蘭所説的合作社,是今年3月份村裏成立的土地股份合作社。這幾天,合作社的60畝甜葉菊正處收獲期。雖然還是在自己的土地上,但李春蘭現在的身份卻是打工者。
  年初開始,膠州市膠北、膠東、洋河、李哥莊、馬店等鎮正悄然進行著一場變革。36家土地股份合作社倣佛在一夜之間挂牌成立,2.1萬畝土地開始由合作社統一經營,近萬戶農民被賦予一個新的身份——土地股民。
  這場變革緣何發展的如此迅猛?它將帶領“股民們”走向何方?近日,記者赴膠州實地調查,以期揭開土地股份合作社的來龍去脈。

  種地還是打工?

  9月18日,夕陽西下,張維熙看著鄰居張維國把場院上最後一袋玉米抬回家,長長地舒了一口氣:“今年自己總算不用操這份兒心了。”
  72歲的張維熙是膠北鎮東趙家莊村民,一大家子11口共有土地15畝。很多年來,春種夏播,沒事的時候給人做點木匠活,平淡的日子讓張維熙很滿足。可是,這種滿足的心理在最近幾年卻發生了變化。
  隨著膠州市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入,截至2007年底,膠北鎮共有內外資企業170家,吸引周邊5000多名農民在家門口上班。距東趙家莊不遠的青島地恩地集團,就有2000多當地農民在此上班。隨著工廠越來越多,村子裏的年輕人紛紛被工廠錄用,成了拿工資的“上班一族”。
  張維熙的兩個兒子繼承老張的老本行,外出搞裝修。兒媳張秀娟、李敏在村南一家服裝廠上班,每月工資2000多元,家裏的莊稼基本上由老張夫婦照看。“平常施肥除草,俺老兩口身體硬朗,還可以勉強應付,可到了三秋三夏,就吃不消了,只好把孩子們都叫回來。”張維熙説,兒子在外面做裝修,一年少説也能掙幾萬,可為了管理莊稼,有時也不得不把手中的活推掉,損失起碼幾千塊。兒媳們更是不舍得,“請一天假就扣七八十元。”村支部書記李林高説,東趙家莊村現有人口590人,其中常年在鎮裏、市裏打工經商的達270多人,佔村裏勞動力的80%以上。
  打工、經商的不願意種地,可有人願意種。就在不遠的膠東鎮後店口村,有個農民叫黑增江。這幾年,他承包了別人的幾百畝土地,購進了播種機、旋耕機、機動噴霧器、排灌機械和大型聯合收割機等農機具,進行機械化、規模化作業。由于採取了科學的間種方法,加上管理得當,最好的一年創下了種糧年純收入15萬多元的紀錄。
  有人不願意種地,有人卻樂此不疲而且收益頗豐,如何解決這個矛盾?

  分散種不賺錢,合起來種

  膠東鎮大姜戈莊村支部書記馬文才,如今多了一個新的身份——大姜戈莊土地股份合作社董事長。
  今年年初,膠州市出臺了《進一步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加快發展規模經營的意見》,鼓勵農戶依法採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入股等多種方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鼓勵有資金、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種養大戶、工商企業等農業經營主體投資效益農業,連片開發農戶流轉的土地。意見中説,從2008年起,膠州市財政還對新增集中連片流轉土地100畝以上且流轉期限5年以上的給予一定補助。
  今年3月一個春意料峭晚上,大姜戈莊村開了一次全體村民大會。會議的議題是:徵求村民們的意見,把土地入股,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聽説要搞“合作社”,村民們都涌了來,偌大的會議室座無虛席。
  會上,馬文才沒有講“發展現代農業”、“規模化經營”之類的大道理,而是掰著指頭給村民們算了一筆賬:每畝土地作為一股入社,合作社按照“保底分紅加浮動紅利”方式分配,每畝土地每年保底分紅450元,浮動紅利根據市場及合作社經營情況,利潤的40%用于合作社的發展基金,剩余部分年底經股東大會研究後分紅。老馬最後説,合作社入社自願,退社自由。
  開會之前,馬文才並不樂觀。可會議結果出乎馬文才的意料:310戶村民有100多戶願意入社,入社的500多畝土地佔到了全村土地的近一半。兩口子都在青島泰康鞋業公司上班的馬長衛雙手讚成:“一邊拿租金,一邊又能安心到廠子上班,兩頭來錢!”
  在隨後召開的股東代表大會上,馬文才當選為合作社董事長,周全照、趙福志、孫建梅、劉永秀、趙福來等四人當選為董事。這裏邊,有世代種田的莊戶把式,有頭腦靈活、經常在外邊跑的年輕人,還有賬頭精細的老會計,村民戲稱“最佳組合”。

  經營模式各不相同

  記者採訪時,大姜戈莊村的500畝辣根綠油油的長勢正旺,馬文才臉上也是樂滋滋的,“盡管第一年搞,沒什麼經驗,可掙錢是基本定了。”
  一家一戶的種植,産品品質很難控制,很多大的農産品加工企業出于源頭控制的需要,希望有成規模的基地以推廣標準化種植。成片聯方的土地集中起來,馬文才等一班人立馬覺得腰都粗起來。左挑右揀,最終與一家頗具規模和實力的辣根出口企業簽定了500畝的訂單。
  馬文才説,種子由廠家提供,技術人員定期指導,施肥打藥全部統一標準。因為統一管理,他們的辣根比別人品質好,收獲後廠家保底收購價0.9元/斤,保守估計每畝産3000斤左右,500畝毛收入差不多在120萬上下。
  大姜戈莊是土地由合作社統一經營,平常管理上的事由董事會幾個人商量決定,重大事項召開股東代表大會,“股民”只管年底分紅。55歲的村民周全茂經常作為雇工到社裏打工,按出勤開工資,“平常施肥除草35元一天,打藥等稍重一點的活40元一天。”老周告訴記者。
  “以前記工分,現在雇人要開工資,怎麼調動人的積極性,保證不出現‘大鍋飯’現象?”因對這個問題心存顧慮,洋河鎮朱季村土地股份合作社採取的經營模式與大姜戈莊不同:土地入股後,自家的地仍然自己種。合作社社長杜高古説,土地合作社怎麼搞,目前各地都在探索,模式也很多,“運作初期,我們還是採取‘自家的地自己種’這種模式。我們擔心,不是自己的地不上心啊。”杜高古表示,合作社剛起步,步子不宜邁得太大。選種、育苗、銷售都可以統一管理,但生産管理就不一定非要統一搞。
  這個模式目前看來效益不錯:朱季合作社600畝青蘿蔔日前剛剛收獲,畝産量達4500至5000斤,畝均收益達2500元上下。
  而在李哥莊鎮的幾個土地合作社,則出現一些新的經營方式。比如像“社裏統建、再分戶承包”的模式。合作社投資建立蔬菜大棚等基礎設施,農戶來承包,合作社對每個大棚收取租金,其余利潤都歸農戶。

  多分“紅利”路還長

  “土地變股權,農民變股東,有地不用種,在家就分紅。”這首順口溜説得就是土地股份合作社的事——顯而易見,農民對這個新鮮事物還是接受的。
  但是記者在採訪中也發現,土地合作社還有許多地方需要進一步完善,要把“土地股民”的“紅包”做大,合作社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盡管目前膠州市有36家土地股份合作社挂牌,可記者了解到,土地股份合作社目前還沒有自己的法定身份。對此,合作社的當家人們顯得很無奈:沒有身份,爭取權益的時候就很為難,像貸款、簽合同等事情,土地合作社只能依附于村委會或其他專業合作社、公司等來對外打交道。
  此外,記者觀察發現:土地合作社普遍存在著經營機制不規范的現象。主要表現在,一是土地股份合作章程不夠完善,董事會、監事會、股東大會的職能不明確;二是對土地入股後合作社經營虧損出現的風險,缺乏妥善的處理辦法和相應的風險防范機制。農戶雖可以退股,享有“保底收入”,但由于缺乏明確的制度保障,一旦虧損,仍有“後患”。
  “土地股份合作社並不是膠州首創,全國一些地方都在積極探索,作為推進農村土地流轉,發展規模經營的一種新方式,我們也在摸索中前行。”膠州市農業部門一負責人表示,土地對于農民,不只是謀生獲利的基本條件,同時還擔負著重要的社會保障功能,因此有關農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必須審慎、穩妥地進行,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循序漸進,逐步完善。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