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位!煤業巨頭爭赴新疆煤炭盛宴
    2008-09-22    本報記者:劉宏鵬 劉兵    來源:經濟參考報

  在新疆準東煤炭基地神華新疆分公司的巨大露天煤礦裏,巨型挖掘機和運煤車形似螞蟻。新華社記者 劉兵 攝
大部分已被大企業“瓜分”

  金秋9月,準東盆地五彩灣的神華新疆分公司露天煤礦,一台&&型挖掘機在奮力掘進。“幾勺下去,就可裝滿一卡車”。參觀者站在這個年産能力達500萬噸的露天煤礦邊緣,目光投向礦底,巨型挖掘機幾近玩具,施工人員身似螞蟻。
  不過,與整個準東盆地相比,這座氣勢恢弘的露天煤礦又算得了什麼?準東煤炭預測儲量3900億噸,“要按照2007年全國煤炭産量25.23億噸的速度開採,可以採100多年。”
  據統計,目前在準東地區獲得探礦權的企業已有25家,各企業規劃在準東地區進行煤電煤化工建設的項目60個,預計總投資額達4900億元。
  然而,準東亦不過是新疆確定的四大煤炭基地之一,新疆煤炭預測儲量2.19萬噸,約佔全國總量的40%。與海量煤炭資源相對應的,是蜂擁而至的大企業和鉅額的資金,神華、魯能、潞安、新汶、兗礦、徐礦……新世紀之初,煤業巨頭爭赴新疆煤炭盛宴:
  2004年11月,山東魯能集團與新疆共同建設的“西電東送”重大項目魯能煤電化基地奠基,分三期規劃的電廠總裝機容量為1160萬千瓦,同時基地分三期建設後續煤液化工程。
  2005年4月,號稱當時全國最大的煤化工項目落戶新疆伊犁。新汶礦業集團計劃在“十一五”期間投資300億元以上,在伊犁河谷建設1000萬噸煤礦,還將用10至15年時間,在伊犁投資建成年處理5000萬噸原煤的特大型煤化工基地。同年8月,神華集團控股重組新疆烏魯木齊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成立神華新疆能源有限責任公司,奠定了神華大舉進疆的&&。
  來自山西的煤業大戶潞安礦業集團亦不甘落後,2007年9月增資擴股重組新疆哈密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組建潞安新疆煤化工(集團)有限公司,擁有了後者約125億噸的煤炭地質儲量。
  準東五彩灣煤電煤化工基地服務中心主任閆虎仕説,在準東五彩灣,最好開採利用的煤炭資源,大部分已經由大企業“瓜分”完畢,其中,神華集團佔有了大約100億噸的煤炭探明儲量,天池能源公司佔有探明儲量43.6億噸。

準東預建嶄新煤城

  隨着準東地區煤電煤化工基地建設轟轟烈烈展開,許多當地人相信,準東地區將會成長為一座嶄新的煤城。
  事實的確如此,準東地區煤炭預測儲量3900多億噸、探明儲量889億噸,已進駐國內外大企業40家,加上專門修建的公路、鐵路、水利工程等便利的基礎設施,以及煤電煤化工項目上馬後接踵而來的大批産業工人,建成一座新的資源型城市,條件似已足夠。新疆此前的樣本是,“油城”克拉瑪依市正是憑藉豐富的石油資源拔地而起。
  當地政府部門提供的一組最新數字,大體可以説明準東基地的開發規模:
  山東兗州礦業有限公司已累計完成勘查資金投入2294.54萬元,探明和推斷煤炭資源儲量46億噸,配套規劃建設50萬噸合成氨和80萬噸尿素項目,遠期規劃300萬噸煤制油項目;新疆神華礦業有限責任公司累計完成勘查資金投入2472.61萬元,初步探明和推斷煤炭資源儲量93.5億噸,計劃與國電集團合建的一期233萬千瓦、二期466萬千瓦電廠項目;山東魯能集團獲得147平方公里探礦權、推斷煤炭資源儲量100億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獲得102.72平方公里探礦權、推斷煤炭資源儲量45億噸,規劃建設2350萬噸煤間接制油、260萬噸烯烴項目……
  有趣的是,一些有遠見的烏魯木齊房地産商,也對準東的大發展充滿信心。新疆大眾房地産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馬克説:“等到準東的大項目上馬之後,海量的人流、物流,將會給烏魯木齊的房價提供有力支撐。”
  與此同時,新疆另外的3個煤電煤化工基地,亦在緊鑼密鼓建設之中。位於哈密的潞安新疆煤化工(集團)有限公司,計劃到“十一五”末,將煤炭産能從目前的每年475萬噸,提高至1600萬噸,至“十二五”末達4000萬噸。同時,新建4100萬KW電廠,300萬噸/年的煤基合成油項目以及30萬噸/年的鐵合金項目;在伊犁,山東新汶集團計劃“十一五”期間投資300億元完成系列煤化工項目,目前,伊犁一號礦井核準文件的辦理、電廠項目及煤化工項目申報等工作進展順利,在進疆開發煤電煤化工項目的大企業中,新汶有望首批獲得國家發改委的“路條”。
  奇&縣委副書記王文有説,作為新疆四大煤電煤化工基地之首,準東基地的開發承載了更多的期望與關注。重大項目的協議簽訂、開工儀式,不乏自治區黨委常委級高官到場。其開發進程,在各種場合被提到關乎自治區經濟發展全局的高度。

煤電煤化工産業三大難題待解

  8月29日,準東基地的首個煤化工項目、新疆神東天隆集團年産50萬噸腐殖酸(一期10萬噸)項目投産,項目計劃投資1.6億元,年産值將達12億元。這個消息讓新疆煤電煤化工産業的支持者們甚感欣慰:醞釀多年的大批煤化工項目,終於“開張了”。  
  據新疆煤電煤化工産業領導小組辦公室高建軍介紹,目前準東、伊犁煤電煤化工基地的規劃項目進展不錯,相關方正在加緊進行資源勘探、項目的可行性研究、環評報告、項目報批等前期工作。
  然而業內專家認為,新疆煤電煤化工基地,其發展前景與建設進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國家産業政策、節能減排指標的獲取以及企業的開發意願。
  準東五彩灣煤電煤化工基地服務中心主任閆虎仕説,當前,國家層面的“煤化工産業發展規劃”尚未正式&&,2006年國家發改委《關於加強煤化工項目建設管理促進産業健康發展的通知》要求,“對煤制油、煤制烯烴和外商投資煤化工項目,按照有關規定嚴格實行核準制;嚴禁化整為零,違規審批,或將核準權限逐級下放。”這意味着當地眾多的煤化工項目,其最終上馬與否,由國家發改委説了算。
  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發改委副主任吳江森説,根據當前的情況分析,自治區的煤電煤化工項目,“十一五”期間主要是做前期工作,大量上馬投産,恐怕要等到“十二五”。
  另一個困擾新疆煤電煤化工基地建設的問題是如何獲取節能減排指標。分析人士認為,同東部省區相比,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落後的新疆,其節能減排指標總量較小。建設四大煤電煤化工基地,電力項目、煤化工項目大批上馬,勢必需要大量的節能減排指標。而這些,無法通過自治區內部協調獲得。
  事實上,今年7月30日,新疆與河北、山西等六省區一起,在國家發改委首次公布的節能減排評價考核結果中,被認定未能完成2007年節能目標。
  閆虎仕説:“我們希望國家有關部門按照國務院文件精神,給予新疆煤電煤化工産業以特殊的政策支持。”
  已經圈佔了大量煤炭資源的大企業大集團,“圈而不開”問題,也同樣讓煤電煤化工基地的籌建者們頭疼不已。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縣政府領導説:“這幾年,大企業大集團來得很多,質量好、容易開採的資源,基本上被他們‘瓜分’完畢。現在的問題在於,一些企業不認真履行當初與自治區簽訂的協議,‘圈而不開’或者‘圈而緩開’,拖拖拉拉。後來真正想參與煤炭資源開發的企業,反而沒有資源了。”
  “我們能取消他們的勘探開發權嗎?不能。因為進疆大企業大集團的級別很高,縣、州政府根本不被他們放在眼裏。再説,這些都是自治區請來的‘財神’,基層根本得罪不起。”

  相關稿件
煤炭運能瓶頸將持續至2012年 2008-09-12
煤炭壓港嚴重 供求形勢開始出現微妙變化 2008-09-11
鄂爾多斯:將新建一條煤炭鐵路外運通道 2008-09-08
王安:神府東勝公司建成億噸級煤炭基地 2008-09-02
多重因素推動煤炭價格上漲 2008-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