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08-09-04 本報記者:劉偉 向志強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由武鋼集團與柳鋼集團共同出資成立的廣西鋼鐵集團有限公司3日在廣西南寧正式揭牌,這標誌着雙方重組進入實質性階段,西部大開發最大鋼鐵項目——廣西防城港鋼鐵基地項目建設將得到全面加快推進。 廣西防城港鋼鐵基地項目布局在廣西防城港市企沙工業園區,一期項目規模為1000萬噸鋼,工程投資為686億元,建成投産後年銷售收入662億元,年稅利132億元;二期項目規模為年産2000萬噸鋼,累計投資1354億元,建成投産後年銷售收入1293億元,年稅利313億元;三期項目規模為3000萬噸鋼,累計投資2049億元,建成投産後年銷售收入2075億元,年稅利448億元。 為加快推進這一項目建設,2005年,武鋼柳鋼聯合重組發起設立了廣西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作為防城港鋼鐵基地項目的業主。公司初始註冊資本為440億元,出資人為武鋼集團公司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國資委,其中武鋼以現金出資佔80%股比,自治區國資委以柳鋼集團經評估審計後的全部凈資産出資,佔20%股比。 今年3月1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報經國務院同意批准了防城港鋼鐵基地項目開展前期工作。目前,《廣西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規範運作工作方案》正在全面實施。 這一超千萬噸鋼鐵項目為何會落戶防城港?防城港市副市長戴毅這樣分析:從成本上看,防城港作為中國大陸海岸線最西南的深水良港,巴西鐵礦水運從防城港上岸與從武鋼本部上岸相比,每噸運費差價在200元以上;從市場因素看,防城港千萬噸級鋼鐵基地項目不僅可利用優良碼頭出口,而且可覆蓋西南和中南地區;另外還有節能減排原因,國家要求武鋼與柳鋼重組的前提是廣西、武鋼、柳鋼三方共同淘汰落後煉鐵能力541萬噸,煉鋼能力910萬噸。 此外,隨着國家批准實施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以及設立欽州保稅港區,北部灣地區開放開發速度加快,港口、物流等各種配套設施、産業繼續完善,將形成更大的政策、成本、市場和産業集群的綜合優勢。 國務院發展改革委産業司副司長熊必琳&&,作為目前為止國家西部大開發最大鋼鐵項目,廣西港城港鋼鐵項目是我國鋼鐵行業實施從內部向沿海轉移、優化産業布局戰略的重大舉措。 另一方面,由於産業集中度低,目前中國鋼鐵行業的重組之風正勁。今年以來,廣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山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河北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相繼在聯合重組後成立。 熊必琳&&,長期以來我國鋼鐵行業集中度低,資源配置不合理,導致重復建設、産能過剩,行業整體競爭力不強。而在當前國際市場上,大型鋼鐵企業也紛紛並購重組打造國際鋼鐵巨頭,進一步加劇了國際鋼鐵市場的競爭。國內鋼鐵企業實行聯合重組,符合目前鋼鐵業發展趨勢,不僅有利於提高我國鋼鐵業的市場集中度,優化資源配置,更是應對更加嚴峻的國際競爭形勢、實現我國由鋼鐵大國到鋼鐵強國轉變的需要。 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郭聲琨&&,防城港鋼鐵項目是廣西有史以來計劃投資數額最大、起步最高,具有世界一流技術裝備、一流産品質量、一流規模效益的工業項目,也是廣西最能帶動上下游産業集群化發展的特大型鋼鐵基地,它的開工建設將大大推進廣西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武鋼與柳鋼的重組,還可以帶動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從而支持國家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框架下,開放開發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的戰略。”防城港港務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謝毅説。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