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旅遊業借力“奧運”加快發展
“軟硬”實力雙提升 “內外”需求雙增加
    2008-08-26    本報記者:楊燁 李佳鵬 實習生:呂亞茹    來源:經濟參考報

  “場館、道路、美食和中國文化……北京帶給我的驚喜太多了。我回國後一定邀請我的朋友再來北京旅遊。”作為法國擊劍隊的教練的夫人,朱莉去過很多奧運承辦城市,但談起北京,他的語調依然充滿著激動和向往。
  打破多項世界紀錄的“鳥巢”、“水立方”等場館,便利的交通,完善的旅遊接待和服務……剛剛過去的奧運會為旅遊業帶來了一個又一個驚人的改變。據國際旅遊組織預測,2015年,中國將成為最大的旅遊目的地國。隨著中國知名度的提升,中國旅遊業也將在奧運會後迎來新的高潮。

  提升中國旅遊業“軟硬”雙實力

  “北京奧運會實在是太精彩了。鳥巢,水立方等奧運場館、北京的名勝古跡和特色小吃、北京的服務和人民的友善,這些統統讓我感到不可思議。在我的邀請下,不久我的朋友也要來北京。”英國姑娘喬娜觀看了8月19日的男子200米準決賽後,激動地告訴記者,而現在的她正與朋友一起,經常出現在北京的各處著名景點裏。
  象喬娜這樣的外國遊客感受到的驚喜一樣,奧運會使北京旅遊業上了一個新臺階。北京市旅遊局長張慧光告訴記者:“經過幾年的奧運會服務準備,北京的旅遊業公共服務設施和奧運旅遊咨詢服務體係得到進一步完善;旅遊業服務品質和接待人員整體素質有了明顯提升;奧運旅遊産品也更加豐富:奧林匹克公園、“鳥巢”、“水立方”、國家體育館、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等主要奧運會場館和一些新型建築已經成為新的旅遊亮點。
  “奧運會籌辦大大提升了北京旅遊接待的‘硬軟’雙實力。”張慧光表示,為了舉辦奧運會,北京的星級酒店已經增加到818家,而且政府還針對散布全城的幾千家社會旅館出臺了服務設施達標辦法,詳細規定了衛生、安全、支付等環節的要求,全面提升其服務水準。此外,政府還投入巨大精力,動員旅遊企業參與到無障礙設施改造、英文功能表制定以及旅遊紀念品設計等工作中來,著力加強北京旅遊的軟實力。
  “國內外遊客都能感受到北京旅遊更安全、方便和舒適。”張慧光説,北京先後完成、規范了32家景區《旅遊指南》、雙語標誌牌、自動導遊機、停范(試行)》,開展旅遊景區奧運期間安全風險評估,包括景區安全生産隱患排查專項行動,建立旅遊安全警示機制等,保障遊客在北京遊覽觀光消費的安全。
  同時,備戰奧運會促進了北京旅遊信息化的步伐。張慧光透露,經過幾年的基本建設,北京已經形成了全方面、全過程、立體化的旅遊資訊服務構架。北京旅遊資訊網可以提供中、英、法、西班牙、阿拉伯、日文等語種的查詢服務,同時,在奧運會期間北京設置了56個城市資訊亭,開通了流動咨詢車以及全國統一的旅遊服務熱線12301。
  北京奧運會籌辦的7年時間,北京的城市運作效率也在不斷提升。據了解,北京在城市交通方面的投資達到了1782億元,軌道交通從54公里提高到近200公里。

  催生大批酒店

  “辦理入店時間和離店時間不超過5分鐘;電話接線員10秒內必須接通電話;甚至對客用毛巾的顏色和柔軟度等都有了明確要求,奧運會對北京服務業的提升非常明顯。”北京王府半島酒店接待處負責人告訴記者,相關部門奧運前就統一對住宿業的全員培訓,包括奧運知識、國際禮儀、服務技能、語言手語、安全衛生、急救知識、西餐制作等。
  由于對北京奧運旅遊市場的期待,北京酒店服務品質提高的同時,數量也大幅攀升。一組數字正印證了這一點:2006年年底星級飯店的數量是700家,而到了2008年7月,已經成了818家。
  “和北京的高端星級酒店和低端旅社相比,以前北京價格適中的經濟型酒店數量不多。伴隨著奧運會這部分空白被填滿。”中國連鎖協會秘書長裴亮告訴記者,如家、錦江之星、七日等等經濟型連鎖酒店開店速度都明顯加快。據不完全統計,奧運會前至少有9800間新增酒店客房投入使用。
  根據世界旅遊組織的預測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入境旅遊市場、第四大出境旅遊市場以及最大的國內旅遊市場。這意味著前來中國的海外入境過夜旅客屆時將達1億人次,而國內遊客也將超過28億人次。

  全力打造會展旅遊新亮點

  “奧運會後期機票和酒店等旅遊産品的搜索數量相比之前翻了三番。”旅遊搜索引擎網站“去哪兒”副總裁戴政感慨地説。從網站市場數據研究中心的報告來看,8月23日至8月28日期間的酒店搜索量和預訂量幾乎增長了70%。
  “無法在奧運期間到北京,無論如何也要在奧運後補課!”近日,許多無緣到北京親身感受奧運市民紛紛到旅行社詢問奧運會後的北京遊,他們期待著與鳥巢、水立方親密接觸。
  “目前僅電話詢問數量就增加了一半,保守估計九月份參團人數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20%至30%(受殘奧會的影響),10月份同期增長50%至60%。”福州南國風旅行社有限公司總經理鄭憲告訴記者:“像場館遊、環保遊等富有奧運元素的旅遊線路,都將成為未來一兩年國內遊的重點。”
  “奧運會使北京擁有了極高的城市知名度,一流的會展中心和逐步完善的配套接待能力,我們下一步會全力打造北京會展業。”張慧光表示,奧運會後,北京將實施“奧運會展旅遊促進計劃”,申辦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專項活動、大型賽事、會議和展覽,培育3至5個世界級會展旅遊品牌。同時,北京將統一協調奧運場館的賽後利用,制定奧運場館特許經營實施計劃,加強賽後奧運場館利用與旅遊産業的結合,開發包括奧運場館、國家大劇院、中央電視臺新樓等北京城市新地標在內的奧運旅遊新線路,以特色奧運場館為載體,創意國際、國內文化旅遊活動和體育賽事旅遊活動。此外,還將豐富和完善奧運場館區域的商務、旅遊、休閒功能,吸引旅行社企業、旅遊創意機構、國外駐華旅遊機構在區域內聚集,形成奧運旅遊文化集聚區。

  相關稿件
荷蘭旅遊業將整合更多旅遊資源吸引中國客 2008-08-26
200億元銀行資金助推山西省旅遊業升級 2008-08-01
陜川甘聯手重振災後旅遊業 2008-08-01
市場涌動"春意" 四川旅遊業醞釀翻身"變臉" 2008-07-25
亞太旅遊協會:亞太旅遊業面臨嚴峻挑戰 2008-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