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價資源催逼企業艱難轉型
年中經濟觀察報道之六
    2008-07-25    本報記者:楊燁 王莉 實習生:殷丹丹    來源:經濟參考報

  國際原油價格繼年初“破百”以來一路飆升,半年時間最高漲幅已近50%;國際鐵礦石價格也是空前高漲,漲幅達96.5%的中澳鐵礦石價格再次刷新歷史紀錄;素有全國煤炭價格“晴雨錶”之稱的秦皇島煤價在不到半年時間內幾乎翻了一番……2008年上半年,不斷攀升的能源資源價格在面臨諸多考驗的中國經濟面前格外搶眼,高價資源之痛催逼我國企業走上轉型之路。

高價能源灼痛企業神經

  隨著國際原油價格不斷高漲,為了緩和國內成品油供應緊張局面,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宣布從6月20日起調高成品油價格,其中汽油、柴油價格每噸提高1000元,航空煤油價格每噸提高1500元。同時,自7月1日起,全國銷售電價平均每度提高2.5分錢。這是自2003年以來,我國第19次調整成品油價格和第三次實施“煤電聯動”。
  就在年中之時,曠日持久的中澳鐵礦石談判終於有了結果,鐵礦石到岸價格最高漲幅達到96.5%。與全球鐵礦石價格2005年上漲71.5%、2006年上漲19%、2007年上漲9.5%的幅度相比,2008年平均漲幅高達85%的價格對於我們這個鐵礦石進口大國而言可謂雪上加霜。
  與此同時,國內煤炭價格也在一路高歌猛進。記者了解到,作為全國煤炭價格“晴雨錶”的秦皇島煤價7月20日已經上漲到每噸1080元,相較年初,幾乎翻了一番。
  “與能源相關的大部分行業産出率都在不斷下降,盈利能力持續減弱。”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魏傑&&,“以汽車、家電、機械等用鋼大戶為例,鐵礦石漲價所直接導致的國內鋼材價格上漲,使得這些行業企業原材料成本驟然增加。而除鋼材之外,國際原油價格上漲造成的塑料、零部件製品成本的大幅度上漲,以及物流運輸成本的攀升等因素綜合作用,一些企業生存處境岌岌可危。”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2007年製造汽車用鋼約為1255萬噸,預計今年製造汽車用鋼在1500萬至1600萬噸之間。僅按今年3月份鋼鐵價格平均每噸上漲400元計算,汽車行業今年將增加鋼材成本64億元。
  汽車行業僅僅是受原材料成本重壓的諸多行業的一個縮影。隨著原油、煤炭、鐵礦石、鋼材等各種資源性産品價格輪番上漲,中國企業在每天不斷跳漲的生産成本激增和競爭加劇的市場環境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雖然今年以來大部分製造企業上調了産品價格,但大多數是屬於被動提價,成本上升的負面影響不能夠完全被消化,而且融資成本的上升也導致財務費用增長速度遠高於收入的增幅。”香港厚田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肖樹棠告訴記者,“目前由能源上漲造成的成本上升已經成為不可抵禦的壓力,只能被迫收緊業務以維持運作。”
  從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來看,今年前五個月企業利潤增長大幅滑坡。1至5月份,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20.9%,增幅較去年同期下降21.2個百分點。與此同時,5月末,規模以上工業應收賬款同比增長17.2%,産成品資金同比增長26.1%。

企業“一加一減”尋出路

  “高價能源資源無疑加大了企業的生産成本,企業一方面採取縮減生産量、壓縮開支的方式進行應對,另一方面也開始調整産品結構,不斷增加産品科技附加值。”魏傑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中國企業正在與高價能源資源的博弈中採取“一加一減”的方式尋找出路。
  “為了盡量壓低成本,我們在一個月裏,僅開會審議修改技術方案就多達數十次。”中國重汽集團橋箱公司副總經理高增生告訴記者,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對於重型汽車來説,很難靠漲價來轉移成本壓力,只有依靠增加自身的技術創新和節能減排,將生産成本盡量壓縮。
  同樣的成本轉嫁難題也擺到了充分競爭的家電市場面前。海爾集團副總裁王正剛向記者坦言:“對於我們這樣充分競爭的下游行業,根本上只有通過技術創新,走差別化道路,推出高質量、高附加值的産品來吸引消費者,消化高成本。我們最近推出的一系列節能環保的高端家電産品就是企業今後産品發展的一個重點方向。”
  “企業一定要根據市場變化來進行技術升級,調整産品結構。”江蘇玉龍鋼管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建偉告訴記者,除了壓縮生産以往低附加值的粗鋼品種之外,企業重點加大了高附加值的管線鋼的研發和生産力度。“適銷對路的産品為我們爭取了很高的價格,我們的産品利潤是以往的三倍,而且來自國內外的定單已經排滿三年。”
  積極尋找和研發可替代原料也成為企業應對高成本的手段之一。王正剛告訴記者,由於原料鐵礦石價格不斷上漲,海爾加大了對鋼材替代原料研發方面的投入力度。此外,還通過全球採購的方式,充分發揮了各個國家的比較優勢,爭取把原料和零配件購進價格降到最低。
  成本的壓力也拉開了上下游企業戰略合作的大門。採訪中記者了解到,作為鋼鐵下游行業的海爾公司早前已經和寶鋼、鞍鋼、武鋼等大型鋼廠開始了戰略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證企業能夠以相對優惠的價格購進原料。此外,企業還通過整合定單,統一用鋼規格等方式來降低鋼材的購進價格。

艱難中轉型

  “低成本時代已經過去,中國企業已經步入艱難的轉軌時期,預計將會持續兩年時間,中國企業將會面臨數輪殘酷的優勝劣汰。”魏傑&&,一方面會有大量的企業倒閉出局,另一方面也會催生一批真正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航母。“是否具有核心競爭力是企業能否存活的根本所在,只有靠技術創新才有出路。”魏傑強調。
  魏傑指出,為了減少由高成本帶來的壓力,首先,企業應從技術和管理上入手,提高生産效率,節約能源資源。包括通過循環經濟、能源替代等方式最大限度地節約能源、原材料等影響成本上升的生産要素,在節約中應對高成本;第二,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將成本優勢戰略轉向技術優勢戰略。注重技術創新,包括核心技術創新和非核心技術創新等內容,尤其是在真正高端産品的自主産權上佔有一席之地。像日本和韓國一樣,在資源貧乏的情況下卻打造出國際上領先的汽車工業和電子業;第三,要積極進行品牌創新,從簡單生産轉向品牌建設,打造一批有國際知名度的品牌産品,用品牌創造高利潤;第四,調整産業結構,推動自身的産業升級。放棄那些高耗能、高污染、附加值低的産業,朝能源消耗低或新能源開發等方向發展業務或轉型。例如積極研發生物質液體燃料和生物基礎工業製品替代石油;因地制宜發展可再生能源熱利用和燃氣技術等。
  “中小企業迫於壓力,進行結構和技術升級的動力更足;相反,一些政府導向的大型國企在改革中略顯遲緩。”魏傑建議,政府應通過政策調整,推動企業順利應對高成本的壓力。其中主要包括最大限度地降低企業的社會成本,為企業提供更為便宜的公共産品,選擇時機適當減少稅賦等。
  據了解,今年以來,國家已經通過採取取消出口退稅、修訂産業指導目錄等一系列舉措推進結構調整,使企業通過加強技術研發和創新,加快産品結構升級和轉型。
  “對中國來説,高能源價格無疑是一把‘雙刃劍’。”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齊建國説,短期內高能源價格將加大“中國製造”的成本壓力,並增加全社會通脹壓力,進而影響經濟增長;但積極應對則有利於抑制投資過熱,推動節能減排,拉動技術創新,促進經濟結構調整,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相關稿件
專家&&:我國溫泉資源過度開發嚴重 2008-07-24
油氣田滷水資源規模開發時機來臨 2008-07-22
國土資源部:合法宅基地有望明年全“領證” 2008-07-18
根治自然資源價格形成機制“雙失靈” 2008-07-18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完成內設機構設置 2008-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