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等城市地價下跌新房打折
業內資金緊張加劇,企業重組壓力加大
    2008-03-05    本報記者:鄧華寧 洛濤    來源:經濟參考報

  近期,從緊的貨幣政策和土地清理行動直指房地産核心,南京等城市地價大幅下跌、房價趨穩。業內認為,本輪調控與以往相比最大的不同是改變了資源的配置方式,房地産暴利現象受到遏制,在各方面的壓力之下,今年企業的重組變化會非常激烈。

南京地價暴跌四成 新房成交萎縮打折成風

  記者調查了解到,南京市土地、新上市商品房與二手房市場近期不同程度出現降溫,土地拍賣價格最大跌幅達到四成。
  自2007年12月以來,南京地價如同“過山車”般急速下墜。2007年南京全市11個區共拍出113幅地塊,總金額達到近350億元,相當於往年的3倍。2007年南京每月至少有一個“地王”誕生,最高地塊成交價達25.95億元。
  然而2007年12月底的最後一拍,出讓的16幅地塊中,2幅流標,10幅地塊底價成交,沒有動輒數百輪的“拉鋸戰”,場面冷清。其中,江寧區某地塊拍賣價3.86億元,樓面地價2618元/平方米,比此前同類型地塊4446元/平方米的樓面價低了近2000元/平方米,地價下跌近四成。
  今年1月17日進行的一場土地拍賣,5幅地塊僅有6家競拍,其中3幅直接以底價成交。同是在鐵心橋區段,在去年10月24日的拍賣會上,萬科地産旗下公司曾以3687元/平方米的樓面價買下。而這次鐵心橋起拍的樓面地價僅為2952元/平方米,卻無人敢要。
  新上市商品房成交萎縮,打折成風。2007年12月1日至16日,南京全市住宅成交3262套,同比降幅高達38.9%。12月17日至23日,全市認購商品住宅1417套,環比縮水近四成。2008年1月7日至1月13日一週內,共認購商品住宅955套,這是自2006年以來首次出現周認購住宅不足千套的情況。“買現房打97折,另外再送5萬元”、“房價直減10萬”、“精裝修再減五萬元”等打折促銷在河西、江寧等多個熱點板塊出現,打折方式也從以往的變相促銷,改為直接減價。

“做這行10多年了,從來沒有這樣缺錢”

  “今年是我國10年來首次執行貨幣從緊政策,房地産流動資金已經減少了50%,我做這行10多年了,從來沒有這樣缺錢。有銀行&&,2008年房地産貸款將減少30%。許多開發貸款項目,分行批准了,報到總行時被攔了下來。”江蘇一大型房企的總經理告訴記者。房地産屬於資金密集的長周期行業,主要依賴銀行貸款。貸款充足時,投入的資金會産生8倍的乘數效應,即每放貸100元,産生的效應可以達到800元。貸款主要用來拿地,在一個項目建設初期,開發商就能把資金騰挪出來再開發新的項目,而已經開工建設的項目又可以用來再貸款。一個房産項目要兩三年,因為周期長,一筆貸款可以轉幾個項目。
  “2007年的金融調控將開發商的自有資金提高到了35%,並且嚴格規定項目開發到中後期才能貸款。今年以來的銀根緊縮,讓許多開發商隨時都感覺資金鏈會斷裂。我們公司的流動資金比去年已經減少了50%,有的開發企業開始聯合起來買一塊土地。”這位總經理説。
  南京網尚房地産公司總經理胡光輝認為,如果國家從緊的貨幣政策持續下去,整個房地産市場將出現“拐點”,新上市商品房的價格遲早會出現大跌,原因有二:首先,金融是房地産的“血脈”,從緊的貨幣政策不僅“卡”住了房地産市場的“咽喉”,壓縮了開發企業的生存空間。同時,二套房、老小房、公積金貸款政策的收緊也限制了投機。如果貨幣持續從緊,開發商遲早會“拋盤”。其次,土地價格的降低最終將傳導到一手房,因為地價下跌會大幅減少成本。         胡光輝説,其實調控是很需要的,不調整樓市發展的後勁就沒了,因為購買力被透支太多。現在好房子、壞房子都一股腦漲價,這是不正常的。南洋地産(南京)公司總經理鐘沛&&,2008年度預計銀行的放貸規模都會減少,大小房地産公司的資金都會緊張,競爭力會減弱,一些開發商開始找外資銀行貸款。預計2008年一手房的價格不會大幅度下跌,畢竟長期供求關係沒有發生改變。

調控將導致暴利直線下降 2008年樓市將掀並購潮

  “本輪調控主要有四個方面,與以往相比可操作性和力度都大大加強了。本輪調控與以往相比最大的不同是改變了資源的配置方式”,南京市房管局一名官員認為。許多城市房地産稅收近年都大幅增長,有的達地方財政的35%以上。為了獲得更高的土地收益,地方政府與開發商爭奪土地資源收益,推動地價不斷上漲,最極端的表現是去年“麵粉貴過麵包”現象。而開發商囤積土地、坐地生財的現象也反映出這個産業資源分配的不合理。
  近期,緊縮貨幣政策減少了開發商瘋狂拿地的現象。北京、廣州、廈門、南京等城市土地拍賣價格均出現下跌現象,跌幅最大的達到6成,可以説土地價格正在回歸理性。土地調控力度的加大,也減少了開發商囤積土地的衝動。通過對閒置土地的清查整頓、對延期開發土地的增值部分利潤徵收稅費等措施,都給開發商釋放出一個明確的信號,坐地生財的事今後不會再有。
  全國工商聯房地産商會會長聶梅生就 2008房地産趨勢進行了分析判斷。聶梅生認為,關鍵還是個資金問題。但在聶梅生看來,2008年開發商不僅賺錢的空間相比於2007年將大幅度削減,想要獲得貸款額度也將被大大壓縮。她分析説,開發商目前的融資渠道主要是三大塊:銀行貸款、外資、股市。銀行貸款方面,不論是政府層面還是央行目前都在堅持從緊。2007年第一季度貸款額度就佔了全年的59%,由於第一季度放貸過猛,2007年第四季度,央行對地方銀行基本停貸。即使是信貸重新開閘的2008年第一季度,由於面臨3月份的全國人大會議,信貸緊縮肯定嚴格執行,開發商日子不會太好過。聶梅生&&,“這種情況下,房地産企業之間的優勝劣汰會非常激烈。有錢的做長線就可以過去了。但對於實力較弱的,假如今年房價上不去,銀行又不給貸款,那就虧了。這樣就被並購,被出讓,就會被淘汰出局。在各方面的壓力之下,今年企業的重組變化會非常激烈。”

  相關稿件
上海樓市交投量再創新低 2008-03-04
購房者:樓市觀望情緒加劇 買不買房成難題 2008-03-03
樓市“變臉” 2008-03-03
樓市博弈加劇房價還在試探均衡點 2008-02-29
三月將成樓市分水嶺 2008-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