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6日,美國約翰 迪爾公司技術人員小心翼翼地更換了最後一台採棉機的曲軸,完成了這家全球農業機械製造巨頭在新疆召回67&採棉機的全部工作。這使得我國農業機械化程度最高的新疆,成為首個贏得外國企業召回“問題農機”的省區。參與談判交涉的一些人士認為,此事不僅對中國企業維權極具啟示意義,還説明我國目前已迫切需要建立農機召回制度。
天價“洋農機”罷工
 |
| 圖為等待召回的採棉機,這些出現質量隱患的龐然大物,每一台的價值都超過了150萬元人民幣。 |
 |
| 美國約翰 迪爾公司的技術人員小心翼翼地為出現質量隱患的採棉機更換改進過的“曲軸”。正是這個存在質量隱患的部件,有可能讓這些龐然大物隨時“罷工”。 |
 |
| 在召回的每個環節,都有我國進出口檢驗檢疫部門官員跟蹤監督。本報記者
趙春暉
攝 | 迫於我方壓力,今年4月底美國約翰 迪爾公司終於“低頭認錯”,應允派人到新疆召回它售出的67&採棉機。按照雙方達成的協議,今年6月中旬,美國公司派出的員工到達新疆新建現代農業工程開發有限公司所在的石河子市,開始統一更新發生質量問題的發動機曲軸。 記者在現場看到,美國公司的技術人員拆除最後一台發動機曲軸後,立即砸缺輪沿,以示廢品,然後重新換上新曲軸,並進行檢測。約翰 迪爾公司中國市場部産品支持專家王永和説,全部召回工作歷時一個多月。這些被召回的採棉機每台價值超過150萬元人民幣,對我國欠發達的邊疆地區農民來説,絕對是天文數字。 新建現代農業工程開發有限公司貿易部經理張傑年説,隨着新疆棉花生産面積不斷擴大,近年來秋季拾花人力不足問題日益突出。2005年初,公司從約翰 迪爾公司購進100&採棉機,用以採摘新疆生産建設兵團50萬畝優質棉。“一台採棉機相當於500到800個拾花工人的工作量,完全可以減輕採摘棉花的繁重勞動,降低人工採棉成本。” 但事情進展得並不順利。去年5月,約翰 迪爾公司主動召回新建現代購買的100&採棉機中的32&,稱這些産品存在“有待改進”的工藝和設計缺陷,有可能造成發動機曲軸斷裂,需要更換曲軸。同時,迪爾公司承諾其餘的採棉機不存在此類質量隱患。但僅僅五個月後,未被召回的採棉機中有一台在工作時突然發生曲軸斷裂,在棉田中“罷工”。 “選擇美國産品,是因為美國是産棉大國,擁有世界一流的採棉機生産水平。”張傑年説,沒想到這些極為昂貴的農機卻發生了質量問題。事故發生後,約翰 迪爾公司對這台機器進行了維修,稱該公司的兩家發動機曲軸供貨商中,有一家的産品存在設計和工藝問題,&&可延長剩餘67&採棉機的保修期。 正在逐漸熟悉國際慣例的新疆企業沒有輕易認可。張傑年説,“有1/3的産品出現質量問題,按照慣例,迪爾公司必須召回這67&採棉機,但美國企業拒絕了我們的要求。”
據理力爭“迫使”外方召回“問題農機”
今年4月12日,與美國企業談判受挫的新建現代通過新疆&&境檢驗檢疫局和中國消費者協會向約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