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10-08-31 作者:馬繼鵬 來源:國際金融報 |
|
|
商務部昨天發布公告,決定對原産於歐盟的進口馬鈴薯澱粉發起反補貼調查,這是中國首次對歐盟發起反補貼調查。無獨有偶,美國商務部也可能在今日作出對中國輸美鋁型材實施更高進口關稅的裁定。世界經濟二次探底尚未定論,國際貿易就已經“硝煙瀰漫”了嗎? 商務部&&,將從8月30日起,對原産於歐盟的進口馬鈴薯澱粉的補貼、補貼幅度及其對中國馬鈴薯澱粉産業的損害、損害程度進行調查,並將按法定期限作出裁決。商務部公平貿易局負責人説,本次調查是由中國馬鈴薯澱粉産業向商務部正式提出申請,經審查滿足立案條件後,商務部依法決定立案並進行調查。 有觀察家猜測,中國這一舉動是“呼應”此前歐盟啟動的一項針對中國産品的加稅政策。上周四,歐盟以15票贊成12票反對的結果,通過了一項針對我國玻璃纖維的加稅政策,擬於9月開始對中國産玻璃纖維加收43.6%的臨時反傾銷稅。 有專家分析,世界經濟重新邁入低谷,是國際貿易硝煙重起的誘因。8月26日,美國也公布了強化反傾銷、反補貼等貿易救濟措施的一攬子建議。4天后,美國就迅速找到了第一個“打擊對象”——中國輸美鋁型材。據悉,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鋁型材出口國,2009年在美鋁型材市場的份額已達到20.1%。 值得注意的是,8月30日,中歐之間的大事並非只有反補貼調查。歐盟外交事務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暨歐洲委員會副主席阿什頓也於昨日開始對中國進行為期一週的訪問,中歐高層首次“夥伴關係”對話即將展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