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産品對外依賴度上升
    2010-08-17    作者:王晶    來源:財新網

  “中國農産品進入逆差時代。” 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張曉山研究員8月16日在一論壇上&&。
  根據張曉山測算,2009年中國凈進口糧食(穀物與豆類,不算豆油)4264.5萬噸,當年糧食産量53082萬噸,凈進口量佔國內消費量(界定為當年産量加上凈進口量)的7.4%,“已經超出糧食白皮書提出的標準”。
  所謂糧食白皮書,是指1996年10月中國政府發表的《中國的糧食問題》白皮書,它提出,在正常情況下,中國糧食(含豆類、薯類)的自給率不低於95%,凈進口量不超過國內消費量的5%。
  近期,中國罕見地從國外進口玉米。國家發改委解釋稱,儘管中國每年有720萬噸玉米進口配額,但是中國企業很少使用。“今年國內玉米價格有所上漲,而國際市場玉米價格較低,因此出現了玉米進口的情況。”
  張曉山指出,目前中國只能實現糧食基本自給。他分析稱,在現行食品消費模式及與農産品相關的産業結構下,滿足當前中國對農産品的需求至少需要耕地21億畝,其中大約13%的耕地資源來自於國外。
  由於長三角、珠三角等水資源充足、適宜糧食種植的地區為了經濟發展,將農地變為非農用地,“在這種情況下,原來的‘南糧北運’,變成現在的‘北糧南運’。”張曉山説。
  為了保障中國糧食安全,中國政府一直以來要求耕地面積不能低於18億畝紅線。
  “(即使)保20億畝,農民沒有積極性怎麼辦?” 中國科學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黃季焜提出疑問。他認為,促進農業發展,提高産量,在保護土地的同時,要在科技上突破。他再次提到頗具爭議的轉基因技術等相關方面。
  張曉山認為,“18億畝紅線”的概念提比不提好。他擔心,一旦閘門打開,(農用地轉非農用地)就控制不了。

  相關稿件
俄出口禁令生效 農産品再創新高 2010-08-17
芝加哥農産品期價集體下跌 2010-08-12
農産品暴漲行情 謹防調控風險 2010-08-10
國信證券:農産品或許正在演繹牛市 2010-08-10
食用農産品和生産資料價格延續漲勢 201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