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反壟斷審查對外企無歧視
    2010-08-13    作者:郭麗琴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針對有記者提問,目前在商務部被立案、審查、否決的多為外國公司,而中國公司較少,是否有歧視行為。商務部反壟斷局局長尚明昨天在“商務部反壟斷工作情況發布會”上&&,經營者集中審查並無對外資企業有歧視行為。

  外資企業比例高正常

  針對有記者提問,目前在商務部被立案、審查、否決的多為外國公司,而中國公司較少,是否有歧視行為,尚明&&,經營者集中審查並無對外資企業有歧視行為。
  尚明指出,這兩年140多件案例,表面上看處理的多為外國跨國公司,但是這並不意味着執法上存在偏見與歧視。尚明強調:“首先跨國公司多為並購中的活躍部分,因此外國公司間並購、成立合營企業比例高。其次,因為跨國公司資本雄厚,達到向商務部申報門檻的比例也高。”

  嚴厲監管壟斷部門

  他在會議上還提出,商務部對已存在壟斷的行業,如果出現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行為,也會有嚴厲的處罰。此外,尚明強調,商務部是並購審查部門,對於只要達到申報門檻的案例,就必須向商務部申報。這僅僅從競爭角度考慮,其他並無影響。
  “很多大型跨國公司,雖然沒有級別,但是市場地位仍然很高。”他説。
  而對於商務部反壟斷局僅是一個局級單位,但是可能涉及反壟斷行為的一些國企行政級別較高,監管是否有困難的提問,尚明指出,反壟斷局只是負責“經營者集中”審查的具體部門,但是整個負責的部委是歸於商務部的,不存在行政級別的問題。“作為反壟斷執法機構來説,我們主要是從競爭角度來考慮問題的。”他強調。
  而且,對於商務部審查的主體來説,不論級別,市場主體的地位是一樣的。
  但對於最終審查的結果,他亦指出,有的時候可能産生一個競合。“其他國家也是一樣。所以,反壟斷政策要跟産業政策、貿易政策和其他政策之間有一個有機的協調。”

  製造業案例佔據多數

  據介紹,截至2010年6月底,商務部一共立案受理了140多件,其中90%的案件已經審結。其中,製造業領域案例佔了絕大部分,超過了80%。
  此外,大部分案件涉及到上市公司,在立案的案件當中涉及上市公司的約佔3/4。
  並購方式多為橫向並購,大約佔62%;縱向並購,及對産業鏈上下游的並購,大約佔14%,“一般來説,縱向並購沒有橫向並購對産業競爭影響大。但是,也有可能對産業上下游産生封鎖效應。”其次是混合併購,可口可樂並購匯源果汁的案例就為此類,大約佔23%。
  針對有企業反映的並購中遞交材料在立案前無限期拖延的情況,尚明指出,目前確實存在從遞交到立案時間較長的情況,但是這個速度取決於申報人材料完備與否,以及配合的程度。

  相關稿件
超80%反壟斷案件發生在製造業 2010-08-13
美聯邦貿易委員會與英特爾就反壟斷案達成和解 2010-08-06
歐盟對IBM大型計算機業務發起反壟斷調查 2010-07-27
威廉姆森與反壟斷經濟學 2010-07-06
歐盟給三星等開反壟斷罰單 2010-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