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30日,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我國降低建築能耗要求迫切,目前需防止建築領域“食洋不化”、片面追求“新奇特”,而不顧能耗和實用性的傾向,我國未來建築必須以符合生態文明要求為標準。
仇保興説,國內交通與建築的能耗將佔全社會總能耗的60%以上,工業能耗將隨能源價格的上漲、政策調控、以及新技術革命持續下降,而建築交通能耗將會成剛性的狀態,所以交通和建築的能耗將決定我國可持續發展的水平,推行低能耗的綠色建築已刻不容緩。 仇保興指出,我國建築的節能和最佳實踐,就意味着採用最實用的設計和採用最低廉、運用最方便的可再生能源材料,而且要在綠色建築領域加以規範。綠色建築本質上就是氣候適應性建築,也就是適應當地氣候的建築。 他還強調,在規範新建建築節能標準的同時,還應立即開展既有建築節能減排。“國內的一些商業建築甚至高出日本商業建築30%的能耗,未來可考慮對所有的大型公共建築進行在線監測,對每平方米建築能耗進行測算並披露,並在信息系統、媒體上都要公布最節能建築和最不節能建築,然後強制性地對最不節能的十大建築進行改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