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經濟強勁中國功不可沒
    2010-06-08    張穎    來源:國際金融報

    澳大利亞花了8000萬澳元在上海世博園內打造一座“暢想之洲”。在這裡,澳大利亞人不僅展示風土人情,也炫耀着不為人熟悉的金融實力。
  6月7日,澳大利亞國家元首、澳大利亞總督昆廷布萊斯風塵僕僕來到上海,為第二天的澳大利亞國家館日“打前站”。與她同行的3位首席經濟學家,就澳大利亞金融服務監管與中澳經濟發表真知灼見。

  2012實現財政盈餘

  當歐盟各國為削減鉅額財政赤字忙得“不可開交”時,澳大利亞政府在上海世博會期間宣布,將在2012年實現財政盈餘,澳或將成為第一個實現財政盈餘的發達經濟體。
  澳大利亞聯邦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邁克爾布萊澤認為:“獨立的金融監管體系是澳大利亞經濟平穩發展的重要保障。”澳大利亞金融監管由澳大利亞儲備銀行、審慎監管局和證券投資委員會3個金融監管機構共同完成,他們各司其職,共同維持金融體系的高效性、競爭性與穩定性。
  去年年初,布萊澤曾擔心,澳大利亞經濟會出現衰退,失業率也會翻番,“幸運的是,過去12個月,澳經濟表現強勁。這主要得益於兩個方面:宏觀經濟管理得當;運氣比較好。”
  在布萊澤看來,監管機構制定了明智的經濟政策,減輕了澳大利亞金融機構遭受危機衝擊程度,比如,在其他國家停止銀行貸款的時候,澳大利亞銀行業繼續施行放貸,保證了市場資本流動性。此外,澳大利亞較高的人口增長率,也支撐了房地産市場穩定增長。
  澳大利亞國家銀行集團首席經濟學家阿蘭奧斯特對於澳經濟前景充滿信心。他説:“歐洲債務危機確實對歐盟國家的經濟産生了負面影響,但是,亞洲國家和美國不會受其拖累,經濟可以保持增長。”
  奧斯特提醒説:“投資者應該關注各經濟體在財政赤字和盈餘之間的平衡。一些國家的鉅額財政刺激方案已經導致了赤字大幅上升,失業率大幅提高,居民不滿情緒高漲。從環境上分析,這些國家不適合進行商業投資。”
  “相比之下,澳大利亞是一個不錯的投資目的地。”布萊澤指出,“我們擁有給投資者帶來豐厚回報的大型項目。此外,澳大利亞利率比較低,融資成本就低。更重要的是,澳大利亞的國家評級是AAA。”

  中國市場功不可沒

  “中國市場在澳大利亞經濟發展中扮演着至關重要的角色。”澳新銀行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沃倫霍根告訴記者,“中國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夥伴,佔澳大利亞貿易額的70%以上。特別是,在鐵礦石等大宗商品領域,我們保持着良好的合作關係。”
  奧斯特對此&&讚同並強調稱:“中國市場對澳大利亞經濟發展的貢獻不言而喻。”中國佔全球鐵礦石出口額的50%,産量消費額的50%,“我們自然不會錯過這個市場”。
  “當然,我們也會擔心,一旦中國減少了需求,可能會對澳大利亞經濟造成影響。”不過在奧斯特看來,未來中國經濟將保持一個持續快速的增長,大宗商品是經濟增長的重要保障,“預計中國今年GDP增長可達10%,明年在9%左右,澳大利亞企業對中國經濟增長保持樂觀”。
  除了大宗商品交易,霍根認為,中澳之間金融業的合作也同樣重要。一直以來,澳大利亞都是一個資本進口國,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當下,融資出現了不小的困難,“與中國企業保持&&,對澳大利亞度過金融危機有着重要意義。”

  匯率房價仍不確定

  “人民幣和澳元的走勢會如何?”當《國際金融報》記者將這個敏感的問題拋給3位首席經濟學家時,他們給出了經濟學家的標準答案。奧斯特説:“這個問題要看經濟的基本面,如果經濟持續向好,商品價格不斷上升,那麼匯率自然會作出調整。”
  霍根的回答幾乎如出一轍。在他看來,大宗商品價格高企,會帶來一定的通貨膨脹風險,出於對宏觀經濟的考慮,政策制訂者會調整貨幣策略,“目前,不會有各種‘手榴彈’投向中國和澳大利亞”。
  除了匯率,房價也是經濟學家們的必考題。在奧斯特看來,澳大利亞的房地産價格短期內不會下調,由於人口不斷增加,住房供應量不足,澳房地産市場仍屬供不應求,缺口在20萬套左右。

  相關稿件
陸克文或者艾伯特 下半年誰主導澳經濟復蘇 2010-02-26
澳經濟成功源於與中國經貿關係緊密 2010-02-25
澳經濟:激難 不激也難 2009-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