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化融合”加速信息化角逐
    2010-04-29    作者:毛晶慧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在當前‘兩化融合’政策利好背景下,中國企業正在向數字化轉型。”日前,互聯網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原國家信息中心主任高新民在“2010企業信息化高峰論壇”上如此&&。
  他認為,在後經濟危機時代,隨着産業結構調整的加劇,企業轉型升級壓力陡增,這從根本上考驗了企業的管理水平和經營能力,企業的IT需求必將出現放量增長。

  ERP搶佔制高點

  當中國製造業的普通工人出人意料地登上《時代》雜誌封面時,全世界都認為:在後經濟危機時代,中國製造正恢復往日活力。
  鼎捷軟體有限公司總裁修俊良在“2010企業信息化高峰論壇”上&&:“雲計算是鼎捷技術研發方向的重要一面。它將與其他創新技術一起,形成企業創新IT應用架構,支撐起鼎捷的産品與服務,幫助企業真正實現‘無處不在’和‘薄型’的企業形態。”
  據鼎捷軟體相關負責人透露,在製造業從深寒中緩慢回暖的2009年,鼎捷軟體保持了30%的增速。
  “2010年將是中國本土軟體的崛起之年。”一位業內人士判斷。過去十餘年,中國本土管理軟體奠定了很好的基礎,特別是經歷過金融危機的洗禮,能在市場上繼續角逐的廠商,必定是被客戶認可的。據悉,去年以來多家本土軟體廠商以不同方式高調出擊,特別是在高端市場,用友、鼎捷軟體等主流ERP廠商的銷售額和市場佔有率已經趕上並超過SAP和甲骨文等國外管理軟體巨頭。

  “一體化”推動製造業轉型

  “中國製造業向信息化轉型,給上游軟體廠商提供了巨大的機遇,尤其是在試驗和綜保領域。”近日,裝備製造業信息化服務商——北京銳峰協同公司總裁張成勝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
  張成勝説,金融危機讓中國企業意識到,目前最迫切的是要加強企業核心競爭力,通過科學技術變革及信息化來實現轉型,信息化將通過産品和商業模式創新來協助企業將擴展重點轉向“知識”工作,從而實現技術創新和業務增長。
  張成勝強調要特別重視製造業的三個核心競爭力——“産品創新與設計”、“敏捷製造和成本控制”、“産品品牌和通路”的強化,其中的關鍵是産品研發設計的技術創新。
  據記者了解,銳峰協同近日在北京發布了企業級數字化試驗業務平台軟體TDM3000和數字化綜合保障業務平台WILS3000,並同時宣布在西安、成都、武漢、上海等城市進行大規模巡展。
  業界專家認為,銳峰新一代試驗與綜保業務平台産品的發布,標誌着我國數字化平台已邁入國際先進行列,並將對中國國防、汽車、機車、電力、電子、船舶等裝備製造行業提高效率與管理水平、加快産品研製速度、促進自主創新起到重要作用。
  張成勝認為,數字化絕不僅僅是把計算機技術應用到現有的工作和環節中,簡單地縮短周期和提高效率,而是要深入到技術和生産體系中,突破傳統的設計、製造、試驗和管理的模式,使之形成一體化的系統,適應中國創造的需要。
  計世資訊總經理曲曉東日前在接受本報採訪時也談道:“一體化解決方案將幫助企業實現信息化管理的歷史性飛越,真正突破管理瓶頸,構建核心價值。”
  相關數據顯示,我國製造業每年直接投資於設計倣真、試驗測試、綜合保障的資金高達3000億元,其中大中型機構約佔50%,其潛在市場總量約為1300億元。業內專家推測,未來幾年,産業的轉型將催生一批世界級製造業軟體公司。

  相關稿件
兩化融合工業軟體在變革中提速 2009-09-10
“兩化融合”為信息服務業帶來機遇 2009-09-09
國家“兩化”融合相關政策即將&& 2009-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