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10-04-15 作者:馬繼鵬 來源:國際金融報 |
|
|
儘管中國的汽車産業在2009年逆市增長;儘管吉利上演了汽車産業“蛇吞象”,但仍有報告指出,技術和人才已經成為中國汽車産業面臨的最重要挑戰,這兩大關鍵因素可能成為中國汽車走向世界的“絆腳石”。 全球諮詢公司AlixPartners昨天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去年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的利潤率幾近翻番,在全球同行業公司中盈利最豐。然而該報告同時認為,汽車零部件企業需要有效應對成本上升壓力,改進技術,完善售後服務能力。 該報告是AlixPartners對中國本土及外資汽車行業供應商、整車廠的50位高管進行了深入訪問,以及對中國汽車行業進行深入調研,並在年度研究報告《2010年中國汽車行業展望》中,深入分析了取得的數據。 在該項研究中,67%的受訪高管稱對最近原料價格的上漲非常關切。而逾半數的高管稱注意到整車製造廠需要控製成本的壓力。約65%的受訪者指出,其客戶迫切要求改進當前技術。 “當前中國汽車行業發展非常好,我們預計在未來五年之內中國汽車業將以平均15%-20%的健康速度發展。不好的一面是,這種健康的增長態勢難以持續,除非這些公司更專注於利潤提升,進一步根據本地市場需求改進其技術能力,利用更多的時間打造獨立售後服務能力。”AlixPartners上海辦公室董事總經理羅曼説。 來自官方的統計數據顯示,與
2008年8%的銷售增長相比,中國的輕型汽車在2009年的銷售增長了55%,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市場。同時,該增長率在2009年第三和第四季度已飆升至80%以上;在2010年的第一季度則升至77%。 AlixPartners研究表明,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收入在2009年已達約1.14萬億元,上升了23%。然而由於出口大幅降低的影響,汽車零部件行業的銷售增長落後於中國整車製造廠的發展。 羅曼&&,汽車零部件行業由高速增長引發的巨大挑戰,以及未來發展潛在的障礙就是,如何招募和留住各業務範圍內的合資格人才,以應付需求増長,這也是2/3的調查受訪者的共識。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