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資本“掘金”中國
企業直接融資路越走越寬
    2010-04-13    作者:楊毅沉 有之炘    來源:國際金融報

    過去中國企業赴海外上市必須自己主動走出去獲得資源,而現在全球金融資本對中國企業“虎視眈眈”,他們的熱情大多是在金融危機過後被中國企業的出色表現所充分激發出來。
  隨着金融危機最艱難時刻的過去,全球資本市場對中國企業表現出從未有過的“熱情”。清明節之後的一週之內,包括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德意志交易所以及香港聯交所、上海證券交易所等全球重要要素市場高管與大量海外基金齊聚上海,挖掘“金礦”。中國企業的直接融資道路,在國際資本巨大熱情的推動下和國內資本市場制度體系的健全完善中,變得前所未有的寬闊。

  交易所瞄準中國企業

  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總經理張育軍看來,作為“兄弟”交易所的深圳證券交易所和香港聯合交易所都已經成為中國企業通過直接融資加速成長的重要平台。
  與此同時,全球幾大證券交易所也都已經把目光集中到了具有極大成長性的中國企業身上。納斯達克OMX集團企業客戶部執行副總裁布魯斯奧斯特對記者&&,預計中國內地今年將有10-15家企業到納斯納克市場上市。
  據記者了解,香港聯交所、台灣證交所今年都對內地、大陸企業上市融資抱有極大的期望,而遠在歐洲的德意志交易所也“按捺”不住對中國企業的熱情。德意志交易所董事總經理賴納裏斯對記者&&,希望有更多的中國企業赴德上市,而在這些企業當中,新能源類的中國公司在歐洲將受到很大歡迎。

  國際資本青睞中國

  在交易所這個企業掛牌上市的平台背後,全球金融資本也已對中國企業“虎視眈眈”,而他們的熱情,大多是在金融危機過後被中國企業的出色表現所充分激發出來。就在剛剛在上海召開的沃特金融峰會前夕,來自全球海內外300多家對衝基金、私人股權投資公司等全球機構投資人與中國100多家中小企業進行了面對面的零距離接觸。
  據了解,這100多家國內企業主要來自消費品、汽車、可再生能源、清潔科技、農業、食品加工、醫療保健、數字新媒體、教育等熱門行業,其中七成已經在北美、歐洲、香港或是內地資本市場上市,另有三成企業正在做上市準備。
  “過去中國企業赴海外上市必須自己主動走出去獲得資源,現在我們是把這些海外投資者請進來,希望有海外融資需求的企業能佔據主動優勢,更自信地展示自己,更充分地與海外投資者進行溝通,獲得更多的國際資源。”已為中國企業在美國融資6億美元的沃特財務集團總裁蒂姆沃特説,“中國企業毫無疑問已經成為歐美資本市場投資的最佳目標。”
  全球知名的羅仕證券公司研究總監馬克托賓認為,中國企業的高成長性對美國投資者具有極大的“誘惑”。

  A股助推企業直接融資

  隨着創業板等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完善,融資融券、股指期貨等金融衍生工具體系的建立,加之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啟動,A股市場的逐漸成熟成為國內企業可以在中國股市積極進行直接融資的重要因素。一項數據顯示,截至一季度末,滬深交易所今年以來共發行上市90只新股,募集資金總額達1182.05億元,這在去年7月份A股恢復新股發行之前簡直難以想象。
  在最近幾年眾多大盤藍籌股掛牌A股後,A股市場已經漸漸成為中國經濟晴雨表,同時讓人們更加關注到股市對經濟的巨大助推力。

  相關稿件
奧巴馬懲戒金融資本 華爾街限薪50萬美元 2009-02-06
時隔4年 産業資本再輪番舉牌對決金融資本 2008-12-23
金融資本助推“需求泡沫”的悲劇 2008-11-05
雷曼破産金融資本主義不會重回政府 2008-09-17
這算是産業資本向金融資本套利? 2008-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