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幣理財“踏準節拍”而來
    2010-04-08    作者:潘潔    來源:國際金融報

    業內人士認為,相比人民幣理財,外幣理財仍然不佔優勢。“如持有澳元、美元等貨幣,投資者可考慮做短期産品投資。如持有的幣種相對人民幣有貶值趨勢,投資者可考慮將手中外幣兌換成人民幣,購買人民幣産品”。
  在信貸類理財産品大幅減少,人民幣理財産品由貨幣、債券類産品挑大梁的背景下,金融危機以來一直“受冷落”的銀行外幣理財産品,近期開始重新升溫,不僅發行出現小高峰,一些産品的收益也讓人刮目相看。而正因為此,銀行也開始紛紛瞄準外幣理財産品。

  重出江湖

  據了解,這段時間,避險貨幣和商品貨幣受市場青睞,外幣理財産品重出江湖。據普益財富不完全統計,在3月19日至3月25日期間,10家銀行共發行了39款外幣産品,均為保證收益型産品。其中,美元産品居多,共發行14款,美元3個月期理財産品預期年收益率最低為0.905%,最高為1.55%,6個月期理財産品預期年收益率最低為1.3%,最高為1.585%。
  理財專家認為,時下外幣理財産品發行量突然增多,與美元走勢受國際金融環境推動、美元指數挂鉤的相關産品受到美元指數拉升等因素有關。不過,專家提醒,雖然目前國際環境有利於美元繼續走強,但美元長期走勢依然存在變數。
  除美元外,澳元在外匯市場上的表現也同樣不俗,儘管澳元兌美元目前仍處於動蕩,但相比歐元和英鎊,澳元算是走勢較穩健的貨幣之一。3月初,澳大利亞央行宣布再次加息,目前其一年期基準利率已高達4%,經濟學家普遍預測年內澳央行還將會加息一至兩次,澳元理財産品的收益率也將水漲船高。
  而據記者了解,目前3個月澳元産品預期收益率為3.34%;6個月為4.6%至4.8%。因此,專家建議,投資者盡量選擇3個月以內的澳元理財産品,有可能在利率、匯率上獲得雙重收益。
  理財專家提醒,不應將理財産品期限鎖定過長。一旦全球經濟進一步好轉,國外央行實施外幣加息,國內的外幣産品預期收益便會大漲,如果選擇的是短期限的外幣産品,在産品到期後還可以重新選擇提高收益的産品。同時,較短的期限也有助於降低匯率風險。

  外幣PK人民幣

  雖然外幣理財産品收益率漸漲,但並不是所有投資者都適合購買這類産品。業內專家提醒,雖然目前美元、澳元都有走強的趨勢,但人民幣的升值預期也在不斷加強。所以,如果手中持有的是人民幣,盡量不要兌換成美元或澳元去投資。
  實際上,不少業內人士都認為,相比人民幣理財,外幣理財仍然不佔優勢。“目前,銀行發行的人民幣理財産品年預期收益在4%左右,還是遠遠高於年預期收益在2%左右的美元理財産品。”國際金融理財師牟志平&&。
  理財師建議,如持有澳元、美元等貨幣,投資者可考慮做短期産品投資。如持有的幣種相對人民幣有貶值趨勢,投資者可考慮將手中外幣兌換成人民幣,購買人民幣産品。
  與此同時,隨着全球經濟的復蘇,大宗商品價格將出現上漲預期,商品貨幣也存在上升預期。持有歐元的投資者不免有些困惑:將歐元換成人民幣好?還是購買澳元、美元理財産品?
  “如果投資者對該類貨幣不熟悉,可以將歐元兌換成人民幣。澳元、美元的投資渠道有限,國內通脹預期加大,持有該類産品,可能跑不贏CPI。如果換成人民幣,投資渠道更廣,加上人民幣升值預期強烈。不過,假如投資者本身有實際需求,如子女要留學,做保本保收益的澳元、美元理財産品,是不錯的選擇。”牟志平説。

  相關稿件
外幣理財現“升”機不宜換匯做投資 2010-04-02
收益看漲加息周期催熱外幣理財 2010-02-05
新年伊始 外幣理財良機再現 2010-01-19
利率上調為籌錢外幣理財拼策略 2009-10-09
在售外幣理財産品[圖表] 2009-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