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産業 3億噸淘汰任務隱現
    2010-04-01    作者:李若馨    來源:中國證券報

    醞釀1年之久的新版《水泥工業産業政策》可能很快將&&。中國證券報記者31日在“2010中國國際水泥峰會”間隙拿到了一份名為《水泥工業産業政策(送審稿)》的文件。該文件不僅對新建日産2000噸以下的新型幹法生産線做出了限制,同時也明確了三年淘汰3億噸落後産能的整體目標。

  變發展為限制

  目前現行的水泥行業産業政策是2006年制定的,名為《水泥工業産業發展政策》,有意思的是修正後的産業政策去掉了“發展”二字,定名為《水泥工業産業政策》。名稱的改變也體現了前後兩個産業政策目標的變化。2006年版《産業政策》主要目標是大力推動新型幹法窯的發展,新修訂的《産業政策》的主要目標則是控制新型幹法窯適度發展,防止出現嚴重的産能過剩。
  “送審稿”中指出,將嚴格控制總量,抑制産能過剩,按照等量淘汰的原則,適度發展大型新型幹法水泥。到2015年,新型幹法水泥比重達到90%以上。而權威人士預計,這一比例在2014年前將提前完成。新的産業政策同時還對新建日産2000噸以下的新型幹法水泥生産線做出限制,規定凡是擴大産能的建設項目必須符合區域水泥工業發展專項規劃的要求。同時要求,新建水泥項目,企業自有資金比例必須達到50%以上(06版的要求是35%以上)。
  另外,“送審稿”還對産業集中度提出了要求。計劃到2015年,前10強企業的水泥産量佔全國水泥總産量的比重達到35%以上,熟料産能比重達到50%以上;同時刪除了舊版《産業政策》中“到2020年,企業數量從5000家減少到2000家,生産規模在3000萬噸以上的達到10家,500萬噸以上達到40家”的提法。
  權威人士在《水泥工業産業政策》修訂説明中預計,中國水泥消費的拐點可能提前出現在2015年,總量在18.5億噸左右,而依據此前的預測,中國水泥消費的拐點將出現在2018-2020年。

  3億噸淘汰任務隱現

  中國證券報曾經報道,工信部即將&&各産能過剩行業的淘汰落後指標,並下發省級指標。最新修訂的産業政策送審稿中則透露了落後産能淘汰總量。
  “送審稿”要求,2010年底前,全部淘汰各種規格的幹法中空窯、濕法窯等落後工藝技術裝備;2015年底前,淘汰各類中空餘熱發電窯,加快淘汰單線熟料規模小於年産15萬噸的立窯和小於25萬噸的各類回轉窯,以及單線規模小於年産40萬噸的水泥粉磨站、水泥配製站。這是小型水泥粉磨站、水泥配製站首次進入淘汰落後範圍。
  《水泥工業産業政策》修訂説明中指出,根據取得合法生産許可證企業統計,到2009年10月,全國還有濕法窯、普通中空窯、立窯總計産能約3.3億噸。根據預計,如嚴格落實新版産業政策,三年內可淘汰各類水泥窯折合水泥産能約3億噸左右,可以淘汰落後小粉末站約1000家左右,落後的粉磨能力2.4億噸。
  工信部原材料司建材處處長呂桂新在“2010中國國際水泥峰會”期間&&,根據國務院7號文的要求,財政部系統的淘汰落後獎勵資金今年將整體打包進今年的淘汰落後工作中。此前,淘汰落後獎勵資金都是由財政部體系單獨下發,造成獎勵資金與各省淘汰落後任務不相稱的情況時有發生。今年由於淘汰落後任務較重,地方可能會加大配套資金。據了解,2007年全國淘汰落後獎勵資金共計超過30億元,2008年、2009年時這一數字則都超過了50億元。

  相關稿件
水泥等行業更嚴厲淘汰措施正制定中 2009-12-03
工信部出招降水泥産能 2009-11-27
海螺水泥:水泥漲價帶來增長點 2009-10-09
江西淘汰89條落後水泥生産線 2009-10-09
“漲”聲依舊 水泥價格一路高歌連升12周 2009-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