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2009年我國相繼推出的十大産業振興規劃為順利實現國民經濟保八提供了堅強的保障。在嘗到了産業振興規劃的諸多甜頭之後,2010年國家把制訂産業振興規劃的方向瞄向了代表國家經濟發展軟實力的文化和體育行業。在年初文化産業振興規劃&&後,一個擁有2萬億元市場規模用“遍地黃金”之稱的體育産業也迎來了自己在國家層面上的首個政策性文件。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産業的指導意見》。意見共明確了六大任務,分別是:發展體育健身市場;開發體育競賽和體育表演市場;積極培育體育中介市場;做大做強體育用品業;大力促進體育服務貿易和協調推進體育産業與相關産業互動發展。按照意見的精神,到2020年,我國體育産業將形成2萬億元的市場規模。 應該來説,意見的&&對我國體育産業發展所起到的宏觀指導性作用是顯而易見的。不過,從意見&&之後各方發表的爭論來看,這個意見的&&,表明我國體育事業到體育産業之間的觀念轉變已經成熟。 事業和産業,這一字之差,卻代表着體育行業之內兩種截然不同的發展思路。建國60年來,我國的體育業基本上是遵循着事業制的發展思路,典型代表便是舉國一體的運動員培養體制。我們不否認這種舉國一體的運動員培養體制為我國體育事業所作出的巨大貢獻,引人矚目的2008年北京奧運會所取得的偉大成功正是在這一體制的背景下獲得的。但是,這種體制的弊病也是十分明顯的,那就是體育業的投資主體基本上被國家一家包辦,資本的投入産出比不高。統計數據顯示,美國體育産業對於美國經濟的貢獻佔到11%,而我國體育産業對國內經濟的貢獻還不到1%。一個最為明顯的例子是:我國各地投入鉅資建設的大型體育場館的利用率極為低下,有的體育場館一年下來的經營收入還不夠維護成本。形成這種現象的根子就在於我們一直把體育當做事業來辦,而不是當做産業來辦。 從國際體育産業發展的規律來看,通過舉辦大型體育賽事來獲取利益是體育産業第一吸金鏈。像奧運會、美國的NBA聯賽、英超聯賽等等,都是促進和維繫體育産業發展關鍵的資本鏈。今年即將在南非舉辦的世界盃,更是牢牢地吸引住了數十億人的眼球,其商業效應不言自明。近年來,我國體育業在産業化方面也進行了一些有益的嘗試,中超聯賽、籃球聯賽、排球聯賽以及國人最為喜歡的兵乓球聯賽相繼步入市場,只是收益遠遠不如預期。最具諷刺性的案例便是,作為體育業試水資本市場的國字頭排頭兵,中體産業2009年的年收益僅為5097.69萬元,其收益和其所處地位遠不成比例。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在於掌管體育産業化的人思維仍然是從體育事業化的視野出發,把體育行業發展的希望依然是寄託在國家投資的老路上,而不是打開大門,主動去尋求各路資本對體育業的支持。 一個耐人尋味的事實是,在國際體育産業化發展的歷程上,博彩業佔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為體育的産業化提供了雄厚的資本支持。我國雖然也發行了體彩彩票,但其和福彩的區別不大,市場的細分化定位不夠清晰。我們不妨這樣試想一下,我們如果能夠發行這樣一種體育彩票,以即將舉辦的世界盃為背景,讓對足球感興趣的國人把其對每場比賽的結果預測寫成彩票,每場比賽結果出來之後,預測對的中獎,如果有一個人能夠把每場比賽都預測準確,則可以額外頒佈一個大獎。這樣的話,既可以讓那些操縱地下賭球的不法分子失去市場;也可以有效利用這筆足球世界盃彩票發行募集來的資金用於培養青少年足球人才,用於支持我國足球聯賽的發展,可謂是一舉多得。根據意見,今後要重點探索中國特色職業體育發展道路,借鑒國際經驗,鼓勵引導、規範發展足球等職業體育賽事,扶持職業體育俱樂部建設,健全職業聯賽賽制。如果能把上述彩票模式引入到國內球類賽事上,相信國內球賽一定會更加精彩。 除此之外,要想使國內體育業從事業轉向産業,一個重要的標誌在於在國內大型體育賽事中,要積極引入大型民間資本的參與,改變目前國內體育業國家投入多、産出少的現狀。讓會管體育的人才去管體育,讓會體育産業化開發的人才去從事體育産業化,這才是體育産業化的願景。 意見的&&,解決了體育業在事業化和産業化之間徘徊的兩難狀況,隨着各路産業資本陸續進場掘金體育産業,一個擁有2萬億元的體育産業市場正在形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