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産業面臨第二波發展機遇
    2010-03-25    上海證券報    來源:作者:胡薇

    “如果説北京奧運會是我國體育産業發展的第一波機會,那麼《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産業的指導意見》的&&,將給體育産業發展帶來第二波機遇。”安踏體育用品有限公司副總裁張濤對本報記者&&。
    作為體育用品行業的龍頭企業,安踏近幾年都保持了20%左右的年增長率。“今年我們的目標是年增長率不低於20%。”張濤&&。根據年報,安踏去年總營業額達58.75億港元,同比增長27%;凈利潤為12.5億港元,同比增長39.8%。
    “體育産業的發展不僅需要企業參與,也需要政府的引導和支持。”張濤認為,《指導意見》的&&將有助於整個體育用品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我國人口基數大,市場需求潛力很大,更重要的是保持行業的健康增長。”張濤説。
    “我國體育産業的發展需要以改革作為前導,從《指導意見》中可以看出,這方面有了一些新的提法。” 中體産業董事長謝亞龍對本報記者&&,對於職業體育的發展和知名國際體育賽事的引進得到了肯定。
    “這對産業來説肯定是總體利好。”謝亞龍&&,中體産業從去年就提出了“兩轉戰略”,即朝國際化和體育文化産業化的方向轉型。“現在針對這兩大目標,從公司資源、項目到觀念上都在進行轉變。”
    據謝亞龍介紹,目前公司三亞奧林匹克灣項目正在運行,同時公司還計劃成立一家專門的體育場館運營管理公司,希望通過市場化的手段提高體育場館的利用率。“現在我們已經拿到一些大型場館進行試點,總體效果不錯。”謝亞龍&&。
    有關統計顯示,在我國約81萬個體育場館中,有95%的體育場館經營處於虧損狀態。其中半數以上不能實現對老百姓的正常開放。
    為此,《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各級政府要立足國情、面向社會、服務群眾,合理規劃和布局公共體育設施,切實加強城鄉公共體育設施的建設和管理,提高設施綜合利用率和運營能力,充分發揮公共體育設施在提供社會體育服務、滿足群眾體育需求方面的作用。並鼓勵機關、企事業單位的體育設施創造條件向社會開放,實現體育資源社會共享。完善政策,健全機制,探索運營管理的新模式。

  相關稿件
中國體育産業經濟危機中迎來逆市上揚機遇 2008-12-31
以專業化服務推動體育産業健康發展 2008-12-12
後奧運時代 中國體育産業化並未水到渠成 2008-07-02
後奧運時代體育産業化並未水到渠成 2008-06-26
晉江將打造中國第三個國家體育産業基地 2008-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