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房地産業重組進程將加快
    2010-03-19    作者:張牡霞    來源:上海證券報

    針對近期關於央企拿地的熱議,國資委新聞發言人杜淵泉在昨天下午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除16家以房地産為主業的中央企業外,78戶不以房地産為主業的中央企業開展了房地産業務,按照國資委要求,這些企業正在加快進行調整重組,在完成企業自有土地開發和已實施項目等階段性工作後要退出房地産業務。
    分析人士指出,國資委的這一表態,或將使得央企“地王”現象在接下去的一段時間內有所減少,央企房地産業務集中度也將進一步提升。

    國資委重申非主業央企退出

    杜淵泉指出,處於調整階段的中央企業集團下屬控股或參股的房地産公司,要加快調整步伐,在完成階段性任務後有序退出。作為控股或參股的股東,要帶頭貫徹國家房地産業發展的相關政策,在董事會中發揮作用。
    對於以房地産為主業的央企,杜淵泉&&,這些企業要帶頭執行國家法律法規和有關政策,依法經營,重質量,講信譽,創品牌,在促進房地産業健康發展中發揮作用。
    此外,杜淵泉&&,搞好國有企業,推動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的戰略性調整,發展壯大國有經濟,實現國有資産保值增值,是國務院賦予國資委的職責,國資委將堅定不移地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增強國有經濟的活力、控制力、影響力,更好地發揮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作用,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
    杜淵泉還説,中央企業是國有經濟的骨幹和中堅,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承擔着重要責任。中央企業將繼續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宏觀調控的政策,堅持突出主業,深化改革,優化結構,強化管理,增強活力,努力發展成為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大集團。

     央企“地王”現象或減少

    記者了解到,國資委先後確定的以地産為主業的央企包括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中國房地産開發集團公司等16家。也就是説,除了上述16家央企以外,其他涉足房地産的央企都將在完成企業自有土地開發和已實施項目等階段性工作後退出房地産業務。
    目前,共有78家不以房地産為主業的中央企業進入了房地産領域。國資委數據顯示,2008年,這些企業所屬三級以上房地産子企業共227戶,約佔中央企業全部三級以上房地産企業數量的60%,雖然數量佔比較大,但銷售收入僅佔15%,利潤只佔7%。
    天強管理諮詢公司總經理祝善波認為,國資委早就應該限制非房地産主業央企進入房地産領域,現在提出這條要求很有必要,應該會讓央企在拿地上有所收斂,未來一段時間內,央企“地王”現象會有所減少。

    有利於提高房地産業集中度

    分析人士指出,非房地産主業央企退出也有利於提高央企房地産業務的集中度。
    自從國資委成立以來,央企在房地産行業的集中度就在不斷提高。2003年以來,國資委對央企房地産業務進行了大幅度調整重組,先後確認和公布了16家以房地産作為主業的中央企業,到2008年,三級以上房地産子企業戶數由原來的728戶減少到目前的373戶,集中度明顯提高。
    實際上,從目前情況來看,央企的房地産業務也主要集中在16家以房地産為主業的企業。據初步統計,2009年,這16家中央企業房地産板塊的資産總額為5616億元,佔全部中央企業房地産板塊資産總額的85%;銷售收入為1899億元,佔全部中央企業房地産業務銷售收入的86%;凈利潤為188億元,佔全部中央企業房地産業務凈利潤的94%。
     從整個房地産行業來看,2009年,中央企業房地産業務銷售收入為2209億元,約佔全國商品房銷售收入的5%;房屋銷售面積為2807萬平方米,約佔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的3%。

     不退出EVA考核將受影響

     事實上,根據國資委今年推行的EVA考核辦法,非房地産主業央企如進行房地産投資,這項考核得分將受到很大程度的影響。
     從今年1月1日起,國資委將對所有中央企業實施經濟增加值(EVA)考核,在計算這一指標時,為鼓勵做大做強主業,央企對符合其主業所在領域在建工程的投入,都可按一定比例在資本成本中扣除。相反,央企從事非主業獲得非經常性收益,考核得分則會被打對折。
    專家指出,按照這一辦法,主業不包括房地産的央企,若再通過房地産領域投資獲得收益,考核得分將大打折扣。
    除了推出EVA考核,國資委在推進央企主輔分離上也是不斷加大力度。國資委1月份&&,從今年起,力爭用3-5年時間將中央企業非主業賓館酒店分離重組。
    國資委主任李榮融在去年年底的央企負責人會議上提出,央企必須明確定位,堅定不移突出主業,做強主業。在今年的工作安排上,國資委明確&&,將對央企非主業資産加大專業化整合力度。
     不過,分析人士同時也指出,在看待央企“地王”現象時,不能一味指責,還應該看到這是央企作為企業的需要,拿地是一種企業行為。
     正略鈞策管理諮詢合夥人、副總裁薛迥文對記者&&,房地産是自由競爭行業,即使不是央企當“地王”,也有其他企業當“地王”,所以“地王”頻現的根本問題不在於央企拿不拿地。
    “央企拿地是一種企業行為,一些央企同時也是上市公司,需要通過拿地來進行儲備,才能給股東好的回報。”一位專家説。

     ■鏈結

     以房地産為主業的16家央企名單
     國資委先後確定的以地産為主業的央企包括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中國房地産開發集團公司、中國保利集團公司、華僑城集團公司、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中國中化集團公司、中糧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冶金科工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五礦集團公司、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公司、中國葛洲壩集團公司、港中旅集團有限公司、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華潤集團有限公司和南光集團有限公司。

  相關稿件
對央企的期盼並非僅僅是賺錢 2010-03-19
業界不看好“央企退出房地産” 2010-03-19
[財經洞察]央企爭當地王底氣何來 2010-03-18
央企並非中國經濟的定海神針 2010-03-18
規範央企投資房地産不能再手軟 2010-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