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日,是信託公司新牌照換發的最後期限。有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尚未領取新牌照的信託公司有望得到延期優惠。而記者了解到,信託牌照更是諸多上市金融公司覬覦的“肥肉”,繼招商銀行、建設銀行等“攀上”信託公司後,興業銀行參股聯華信託也基本定局。此外,興業證券也與聯華信託啟動證信合作。
“問題”公司不足10家
按照2007年3月銀監會的規定,信託業換發新牌照的過渡期為3年,截止日為2010年3月1日。據記者統計,經過破産重整、資産重組、增資擴股等動作後,目前已有50余家信託公司重獲新生,58家信託公司(不包括新近成立的5家信託公司)中,還未核準重新登記的信託公司不到10家。 記者獲悉,截至2009年上半年,共36家上市公司直接或間接持有26家信託公司股權。其中,7家上市公司所持信託公司股權比例超過30%,28家公司的持股比例在20%以下,而持股比例不到10%的上市公司佔七成以上。 記者了解到,造成部分信託公司依舊“深陷漩渦”沒能按要求完成新牌照換發的原因各不相同,有的因資産重組未能順利完成,有的是因清理實業資産緩慢或股權關係不清等。目前,這不到10家未獲新牌照的信託公司正向監管層申請重組或資産清理延期。其中,安信信託已得到銀監會和上海銀監局方面的寬限。 一家已完成重組獲得新牌照的信託公司相關人士&&,據其了解,尚未領取新牌照的信託公司的延期申請可能會獲得同意。“這些有歷史遺留問題的信託公司,由於大多有政府背景,所以獲得延期的希望很大。”該人士&&。
信託牌照成“香餑餑”
由於信託公司不但可以開展貸款、同業拆借、融資租賃等業務,還具有其他金融機構沒有的在實業領域進行投資的資質,因此信託牌照也成為很多上市公司爭搶的“香餑餑”。 “毋庸置疑,多數上市公司參股信託都是基於歷史原因,新近參與的機構多數是實力派。”上述信託業人士稱,此前,信託公司缺乏合理監管,公司規模要求不高。但行業整頓後,監管層對信託公司的資本實力要求提高,信託公司紛紛增資擴股。基於牌照稀缺的緣故,一般只有實力型上市公司才有話語權。 可以説,上市公司參股信託的意願十分強烈。四川某參股信託的上市公司人士告訴記者,行業規範後,信託牌照的價值將在市場成長中得到大幅提升。而信託公司“弱周期、高杠桿”的特性,無疑使上市公司更加游刃有餘,獲得穩定回報。
為金融混業鋪路
不難看出,質地上乘的信託公司更受到上市公司的青睞,而其中上市大型商業銀行參股信託引人矚目。中國建設銀行1月21日發布公告稱,已獲得銀監會批准,增資合肥興泰信託有限責任公司並成為其控股股東,公司更名為建信信託有限責任公司,並已於日前在安徽省合肥市揭牌。這標誌着建行在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中首家獲得信託牌照。 “銀行金融機構搶購信託牌照,更多為銀信合作鋪路。”智利盈理財網理財分析師詹建功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隨着信託金融牌照發放即將收官,上市公司涉足信託必將成為市場又一大亮點。目前,信託公司參與的&&很多,銀信、證信等混業合作模式越來越廣泛,預計以後將成為資本運營的綜合服務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