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GDP又見“兩位數”
2009年第四季度預計增長10.7%
    2010-01-19    作者:馬繼鵬    來源:國際金融報

    “雖然2010年面臨三大通脹風險,但與之對應的三大抑制通脹因素同時存在——全年通脹因素很難湊齊。”
  中國經濟“捷報先傳”。1月21日,國家統計局將公布2009年第四季度和2009年全年經濟情況。而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的多位經濟學家昨日普遍預計:2009年第四季度GDP增幅有望重新回到兩位數,達到10.7%左右。與此同時,2009年全年GDP可能增長8.7%,“保八”已毫無懸念。而對於經濟快速增長可能引發的通貨膨脹預期,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昨日&&,2010年“通脹因素難湊齊”。
  “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在於政府的刺激政策,由此帶來投資的增長推動經濟強勁復蘇。”交通銀行宏觀經濟分析師唐建偉認為。中國政府從2008年末以來實施總額達4萬億元的刺激計劃,並執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與積極的財政政策,使得銀行流動性以及固定資産投資總額出現大幅增長。與之相對應的是2009年以來各個季度的GDP增長呈持續上升趨勢:第一季度6.1%,第二季度7.9%,第三季度達到8.9%。經濟學家一致認為,第四季度GDP增速將快於8.9%。一是因為中國經濟在2008年四季度急劇收縮、基數較低;二是因為中國實體經濟正在迅速復蘇。去年12月,中國出口13個月來首次實現正增長,按照興業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董先安的評價,現在“三駕馬車都跑起來了”。
  經濟學家們對GDP預測的另一項共識是2010年仍將保持快速增長的趨勢,很多人都認為明年的經濟增速將超過10%。與此同時,中國經濟快速復蘇也為刺激政策的退出做了鋪墊。1月12日,央行將存款準備金率提高了0.5個百分點。不少經濟學家指出,2010年中國貨幣政策收緊將提前,首次加息可能在2010年年中。
  不過,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昨日&&,輸入性通脹、個別商品短缺、通脹預期較強是未來我國經濟面臨的三大風險;但農業豐收、産能過剩、總需求不足又會抑制通脹。在他看來,糧價是衡量2010年通脹水平的重要指標。加上中國經濟總需求不足的難題依然存在。“在這種情況下很難發生通脹”。

  相關稿件
2009年消費對GDP貢獻率50%以上 2010-01-18
馬建堂:最終消費對GDP貢獻最大 2010-01-11
2009年中國GDP可能超日本 2010-01-04
2009年太原GDP預計增長2%以上 2009-12-31
GDP應從保“量”邁向保“質” 2009-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