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出版産業鼓勵落地境外
    2010-01-05        來源:東方早報

    首次“圈定”非公有資本參與新聞出版産業路線

    為我國新聞出版産業發展提供具體方向和措施的綱領性文件《關於進一步推動新聞出版産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已經制定完成。新聞出版總署於近日印發&&。
  這份文件在過去幾年調查研究的基礎上,起草修改歷時6個多月,數易其稿。
  這份7000余字的《指導意見》第一次為我國新聞出版産業所包含的內容進行了定義。它包括圖書、報刊等紙介質傳統出版産業,數字出版等非紙介質戰略性新興出版産業,數字出版、網絡出版、手機出版等以數字化內容、數字化生産和傳輸為主要特徵的戰略性新興新聞出版業態,動漫、游戲出版産業,印刷複製産業,新聞出版流通、物流産業等五方面內容。

  “戰略性新興出版産業”

  《指導意見》指出,進一步推進新聞出版産業發展的主要任務有:
  一是發展圖書、報紙、期刊等紙介質傳統出版産業。加快從主要依賴傳統紙介質出版産品向多種介質出版産品共存的現代出版産業轉變。
  二是發展數字出版等非紙介質戰略性新興出版産業。積極推動音像製品、電子出版企業向數字化、網絡化轉型。積極發展數字出版、網絡出版、手機出版等以數字化內容、數字化生産和數字化傳輸為主要特徵的戰略性新興新聞出版業態。
  三是發展動漫、游戲出版産業。加快發展民族動漫出版産業,特別是鼓勵網絡和電子游戲等産品的出版,提高民族動漫、游戲的數量和質量。
  四是發展印刷、複製産業。鞏固和壯大出版物印刷、包裝裝潢印刷品印刷、其他印刷品印刷和只讀類光盤複製、可錄類光盤生産等印刷、複製産業。
  五是發展新聞出版流通、物流産業。加強以跨地區連鎖經營、信息化管理和現代物流為特徵的大型現代新聞出版流通組織建設,重點培育一批主業突出、輻射力強的全國性和區域性新聞出版現代流通企業和企業集團,建設一批輻射全國的區域新聞出版物流中心。

  投資人無形資産可作價

  《指導意見》還提出了更為有力的措施,集中體現包括:
  深化新聞出版體制改革,打造合格市場主體和骨幹企業。鼓勵和支持新聞出版骨幹企業跨媒體、跨行業、跨地區、跨國界和跨所有制重組,在三到五年內,重點培育六七家資産超過百億元、銷售超過百億元的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大型新聞出版企業。
  運用高新技術,促進新聞出版産業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實施重大項目建設,帶動新聞出版産業發展;建設新聞出版産業帶、産業園區和産業基地,發揮産業集群優勢;建設現代市場體系,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
  利用全國性和區域性産權交易機構。在國家政策允許條件下,充分利用發行企業債券、引進境內外戰略投資、上市融資等多種渠道為企業融資。開展與國有銀行及相關金融機構的戰略合作,加快建立和發展中小新聞出版企業信用擔保機制,允許投資人以知識産權等無形資産評估作價出資組建新聞出版企業。

  鼓勵通過收購到境外落地

  《指導意見》首次對於非公有資本如何參與新聞出版産業進行了詳細表述,即引導和規範個體、私營資本投資組建的非公有制文化企業以內容提供、項目合作、作為國有出版企業一個部門等方式,有序參與科技、財經、教輔、音樂藝術、少兒讀物等專業圖書出版活動。
  《指導意見》還指出,支持各種所有制的新聞出版企業到境外投資興辦實體。支持有條件的新聞出版企業,通過新設、收購、合作等方式,到境外建社、辦廠、開店,實現新聞出版企業在境外的落地和本土化。對符合國家出口指導目錄規定的境外投資,在政策、資源、信息、服務等方面予以支持。
  據統計,2009年我國新聞出版業總産值將突破萬億大關。目前,我國已擁有報紙1943種,期刊9549種,圖書出版單位580家。全國共有國有、民營、外資、合資發行企業12萬餘家。

  相關稿件
洋科普書籍出版 向中式科普叫板 2009-12-22
《回望20年》出版 2009-12-21
手機報井噴發展成為數字出版新亮點 2009-12-07
時代出版掘金國際圖書市場有了“通行證” 2009-12-02
《決勝2010高考總復習》輔導講座出版 2009-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