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着中國和國外貿易規模的不斷擴大,中外貿易摩擦不可避免,主要是歐美的出口環境還將不斷惡化。”在中國信用保險公司昨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多位親臨一線的外貿工作者面對記者的問題幾乎都是同一種觀點:中國商品走向海外註定將遭受來自各方面的“阻擊”。而日前世貿組織(WTO)對中國與國外多起貿易爭端的裁定結果似乎證明了這種趨勢。 12月21日,中國政府要求WTO設立一個專家組,調查美國對中國輸美輪胎採取的特保措施。中國代表團指出,美國政府於9月11日宣布對從中國進口的乘用車和輕型卡車輪胎實施為期3年的懲罰性關稅,這種所謂的特保措施是屈服於國內貿易保護主義壓力而採取的,對兩國利益都造成了損害。此外,美國政府是在缺乏事實基礎的情況下作出上述加徵關稅決定,因此有違WTO中相關規定。 儘管如此,美方按照相關程序阻止了專家組的設立。根據程序,中方將於下月再次提出該項要求,但WTO專家組一般需要至少半年才能對爭端完成調查。 在另一宗貿易爭端中,中方的訴求仍然沒有得到伸張。12月21日,WTO就中國在進口和銷售美國電影、音像製品和圖書産品上有違規行為的訴訟作出了判決,駁回中國提出的訴訟請求,認定中國不公平地限制了美國娛樂産品在中國境內的銷售。 據悉,從裁決生效之日起,中國有一年時間來履行WTO的上述裁決。如果中國拒不執行,美國有權比照音樂、電影、甚至網游廠家的收入損失規模來採取貿易制裁措施,具體金額可能高達數十億美元。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昨天就此發表講話稱,中國加入WTO後,在出版物市場准入方面一直認真履行WTO協定項下的義務。國外出版物、電影和音像製品進入中國市場的通道是十分暢通的。中方對上訴機構所作裁決感到遺憾。中方認為,文化産品兼具商業價值和文化價值的特性,決定了對此類商品貿易的管理應該有別於對一般貨物貿易的管理。 除了以上兩宗爭端,中國和美歐墨在中國限制部分工業原材料出口爭端訴訟中也陷入被動。在WTO爭端解決機構召開的會議上,中國代表團指出,中方已就相關原材料出口管理措施作出明確解釋,並願意繼續通過對話來解決問題,然而美歐墨三方卻執意要求就此案設立專家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