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産業聚集構成“榕樹根係”
    2009-12-04    作者:王明傑 岑遠飛 邱和軍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為我國東南沿海紡織服裝鞋業、塑料橡膠製品、化學建材和工藝製品産業的主要産地,福建泉州市對石化産業中下游原料的市場需求量巨大。日前,隨着中國第一個集煉油、化工和成品油營銷全面一體化的中外合資大型石油化工項目——福建煉油乙烯一體化合資項目的落地運行,越來越多的資本競相涌入泉州石化行業,引發一股新的投資熱潮。

  龍頭項目引發産業集聚

  總投資385億元的福煉一體化項目全面投産後,每年可生産高品質的成品油746萬噸、塑料原料128萬噸、化纖原料70萬噸,為傳統産業提供強有力的原料保障。目前,不少資金雄厚的企業紛紛瞄上福煉一體化的産品,已生成數十家石化企業承接這一項目,這種産業集聚的“榕樹狀根係”越來越發達。比如,與福煉一體化緊密銜接的石獅佳龍60萬噸PTA項目,與當地聚酯、化纖廠家配套,把周邊30公里內的眾多下游聚酯、化纖、織造、印染、成衣企業與大型石化&&起來,形成從煉油、化纖原料到紡織、服裝的一條完整産品鏈。
  距福煉一體化項目約2公里的地方,是一個總投資約3億元,年産環己酮6萬噸,可以填補整個華南市場空白的新項目。這個環己酮項目就是福煉一體化諸多配套項目其中的一條“榕樹根”。去年8月,幾家從事紡織、貿易的民營企業緊抓福煉一體化即將投産的機遇,利用設備、建材市場價格低的優勢共同投資啟動這個石化中游産品項目,為下游的己內酰胺、尼龍、高檔溶劑等提供充足原料。
  同樣傍上福煉一體化項目的還有湄洲灣氯鹼公司。借助福煉一體化項目的丁二烯原料,湄洲灣氯鹼公司增建年産10萬噸的丁苯橡膠項目和年産5萬噸的順丁橡膠項目,為福建省內發達的製鞋、輪胎等産業提供優質原料。此外,通過區內的公用管廊可將福煉一體化的原料直接輸到公司廠區生産,使運輸成本最低化,實現由基礎化工向精細化工的逐步轉型。

  強強聯合打造石化新城

  作為國內迄今為止一次性整體規劃、實施投資最大的煉油化工項目,福煉一體化為海西區域中下游石化、樹脂和塑料後加工、新型材料、輕工、紡織、電子、汽車等産業注入強勁活力。“一體化”不僅是指煉油乙烯一體化企業,更包含了採、運、産、供、銷石化産業鏈的完整一體化,具有“大資本”、“大産業”等顯著特徵。它通過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和新經營管理模式的改良,加大了石化産品加工的廣度和深度,進一步擴展和延伸加工産業鏈,提高産業配套能力。
  此外,福煉一體化項目對海峽東岸的台灣石化産業也産生“虹吸效應”,雙方開始走向強強聯合。在泉港園區內的台灣石化專區,台灣石化同業公會8家企業總投資60億美元,重點建設一套100萬噸/年乙烯裂解裝置及其下游聚丙烯、乙二醇、苯乙烯、醋酸乙烯、合成橡膠及合成纖維等53個項目。
  目前,入駐泉港石化園區的石化相關企業已有39家,總投資530億元,其中,&&石化企業21家。
  泉州市石化工業以福建煉化公司為龍頭,有力地實施以上游帶動中下游,以中下游促進上游的雙向推進戰略,不斷延伸産業鏈,以此推動合成材料、有機化工、無機化工、精細化工、化學建材等行業以及基礎設施的快速發展。

  相關稿件
泉州至正藝術博物館開館 2009-12-04
泉州市泉港區:創新公共資源交易模式杜絕腐敗滋生 2009-09-16
泉州:政府與銀行攜手破解民生領域貸款難 2009-07-02
福建泉州邊防官兵幫助群眾防抗“蓮花” 2009-06-22
國家九大煉油基地將有泉州 2009-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