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在國家發改委正對水泥、鋼鐵等六大行業抓緊進行産能抑制之時,過剩現象卻漸由重工業擴散至輕工業。
維C行業過剩嚴重
恐引發惡性競爭
近日,國家發改委産業司針對維C行業進行了産能調查,結果顯示:我國維C行業産能過剩十分嚴重,加強行業監管勢在必行。 據了解,維C主要用於醫藥、食品和添加劑領域,是新興戰略性産業生物醫藥的基礎性藥物。目前,全球維C消費量10萬噸左右,我國約為2萬噸。全球維C生産能力約15萬噸,除荷蘭DSM公司在蘇格蘭的達瑞工廠擁有2.3萬噸生産能力外,其餘12.7萬噸生産能力主要集中在我國東北制藥總廠等5家企業。我國維C之所以能夠佔有全球大部分市場份額,具有較高的市場話語權,主要因為産業集中度高、裝置規模大、技術先進。維C也是我國少數沒有受到國際金融危機衝擊的行業。 但近段時間以來,一些地方政府和企業無視産業政策和法規,違規審批和建設新增維C産能的項目,已建、在建和擬建維C生産能力合計超過8萬噸,預計2010年底維C産能將接近18萬噸,2012年將超過20萬噸,産能增長速度遠高於需求增長。 “若任其發展下去,我國維C産能將超出全球需求近一倍,勢必引發市場惡性競爭,重蹈過去多次出現的維C價格大大低於生産成本的嚴峻局面;不僅徹底葬送我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維C行業,而且還將導致企業破産倒閉、職工下崗失業、銀行不良貸款增加等一系列經濟社會問題。”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 記者昨日致電被發改委點名的東北制藥總廠,但相關負責人&&相關産能不便透露。
産能過剩問題擴散
施壓中國對外貿易
而據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不僅是維C行業,現在已有更多的輕工産業出現産能過剩的情況,産能過剩的行業已不止公布的六大行業。根據發改委的披露,除9月份國務院38號文公布的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和風電設備産業過剩外,還有化肥、甲醇等行業入列。 “目前,中國內地的經濟模式遵循的是20世紀後期日本、韓國、中國台灣的發展模式。”根據中國歐盟商會發布的《中國産能過剩研究報告》,快速工業化、高儲蓄率、原料價格低以及中國對重工業的過度關注成為目前産能過剩的主要原因。同時由於歐美各國的儲蓄率上升、進口需求下降,産能過剩也成為中國目前與其貿易夥伴之間貿易壓力加劇、反傾銷案層出不窮的驅動因素之一。 針對維C行業出現的問題,國家發改委上述負責人&&,正會同工信部等部門,從行業准入、項目審批、生産組織、貿易監管、違規查處和責任追究等方面,研究制定加強行業運行管理的政策措施。
水泥等行業産能增速
10月出現下降趨勢
9月份國家針對水泥、平板玻璃等行業産能過剩現象&&了指導意見進行引導發展,雖然前10月的數據表明,産能過剩現象嚴重,但10月份單月産能增速已有下降趨勢。 10月份,全國水泥産量同比增長23.9%,增速比上月減緩1.2個百分點;平板玻璃産量增長2.5%,比上月減緩6.6個百分點。 價格方面水泥價格有所回升,平板玻璃價格繼續上漲。當月重點建材企業水泥平均出廠價289元/噸,比上月上漲1元/噸,同比下降14元/噸;平板玻璃出廠價78元/重量箱,比上月提高4元/重量箱,同比提高10元/重量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