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來,我國經濟存在通脹預期的聲音不絕於耳,而且隨着8月、9月CPI和PPI環比指標紛紛出現上漲,物價上漲預期更趨強烈。在這樣的背景下,投資者應如何布局,以獲得不俗收益呢?
人民幣産品“尚待時日”
為了應對物價的上漲,加息就成了宏觀調控的必然手段。而對於偏好人民幣理財産品的投資者來説,加息則是個好消息,因為無論對固定收益産品還是浮動收益産品來説,收益率都會跟着水漲船高。當前國內固定收益産品主要投資於一些票據、債券、信託融資等市場,這類人民幣理財産品的收益率自然會上漲。 但銀行業內人士則建議,近期如果有打算投資人民幣理財産品的投資者,可以再多等些時日,以便可以購買收益率更高的産品,尤其是理財期限短、流動性好的産品。
購基金應持續
因為擔心股市走下坡路,部分投資者選擇了購買基金。從中長期來看,投資基金和不動産不失為抵抗通脹的好方法。 那麼,通脹下如何進行基金投資呢?專家建議,可以組合投資來分散風險。比如,可將股票型與債券型基金之搭配,或者選擇可債券型和貨幣型基金間的組合。此外,基金定投可利用長期投資的複利效應,來抵禦通脹。 另外,專家也&&,根據不同的經濟周期,採用的投資組合也不相同。“目前的情況下,資本市場向好,基金可以作為理財組合的首選,一來可以獲得較好的投資回報率,二來也具有相對較高的流動性。”
房産收益好
上海市民王先生此前投資了一套房産用來出租,租金幾乎可以和每個月的月供相抵消。在當前情況下,王先生不知道這個房産是否可以繼續持有?繼續持有能否抵禦通脹呢? 對此,相關人士指出,從長期看,抵禦通脹效果較好的,要數房地産了。“如果是好地塊的房産,應繼續持有。因為在流動性過剩、剛性需求、本幣升值、消費旺盛等大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房産的升值趨勢不會輕易改變,至少不會大跌,如果通脹持續,也會繼續上漲。” “在抵禦通脹的方法裏,買房無疑是最廣為人知的方式。不過,為了能獲得更為豐厚的回報,要購買投資回報率較高的物業。如果並非為了自住,目的在於規避通脹風險,高租賃回報率就是衡量價值的前提。”上述人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