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國家發改委會同10部門聯合發布抑制部分行業産能過剩最新進展,國家發改委産業協調司巡視員熊必琳在會上&&,今年前三季度GDP將在22日公布,平均增長超過了7%,今年初提出的全年GDP“保八”增長基本上沒有問題。 不過,9月26日國務院正式下發有關抑制部分行業産能過剩和重復建設的意見後,目前結構調整總體進展不快,不少領域産能過剩、重復建設仍很突出,有的甚至還在加劇。 昨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李樸民&&,今後將採取不定期的多部門聯合發布信息制度,除了10大部門外,還包括中國鋼鐵業協會等6大行業協會也共同參與。
將出産業結構調整目錄
熊必琳&&,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和風電設備成為調控重點。相關行業管理部門將進一步提高這6大産業的能耗、環保、資源綜合利用等方面的准入門檻。 在發布會上,下發的材料還指出,對未經批准擅自佔地開工建設的,要依法從重處理;對不符合重點産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以及相關産業政策要求,未按規定程序審批或核準的項目,金融機構一律不得發放貸款。 熊必琳&&,各級投資主管部門將進一步加強産能過剩行業項目審批管理,嚴禁化整為零、違規審批;嚴防財政性資金流向産能過剩行業的擴大産能項目;國家發改委正在加緊修訂《産業結構調整目錄》,在新的核準目錄&&前,6大産能過剩行業確有必要建設的項目,需報發展改革委組織論證和核準。
多晶硅在建産能過剩
風電設備和多晶硅屬於新興産業和新能源産業,是受國家扶持發展的行業,也已被國務院列為需要引導的行業。 與鋼鐵、玻璃、水泥的産能過剩不同,熊必琳認為對多晶硅、風電設備等新型産業需要及時建立和完善准入標準,避免盲目和無序建設。 熊必琳&&,風電方面,必須要考慮風電裝備的負載問題和風電上網的問題,這樣就必須保持風電相對穩定增長狀態,而不是大規模上馬。 而對於多晶硅産業的發展狀況,熊必琳&&,多晶硅的問題是在建的産能比較多,調控主要是希望促進産業的結構調整,提高自主創新的能力。要培育成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的國際競爭力的新興産業,這就需要在發展節奏上把握好。
過剩出境非“輸出垃圾”
昨日,熊必琳還在會上透露,對於國內的鋼鐵、有色産能過剩,我們鼓勵像這樣的産業到境外去建廠,同時減輕國內在能源方面、環境方面的壓力。這從總體上來講是可持續發展的一條道路,中國也到了走出去的時候了。 值得注意的是,熊必琳所指的“産能過剩行業”走出去,並非技術含量低,污染嚴重的領域,而是在中國已出現相對過剩,但具有技術實力的優勢産業,這些行業在東南亞、拉美等地區和國家仍然是極具市場和競爭力的。 |